青海省质监局关于2015年电灶等15种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08.07.2015  17:43

青海省质监局

关于2015年电灶等15种产品质量

省级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2015年第2季度,根据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计划,我局组织开展了电灶等15种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涉及家用电器、农资、轻工产品、纺织品、建材和机电产品等六类。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共抽查64家企业生产的121批次产品。经检验,56家企业生产的109批次产品合格,抽查合格率为90.1%,检出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9%。

      二、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抽查中型企业5家8批次样品、小型企业59家113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0、10.6%。

      三、按产品类别分析

      (一)家用电器。对西宁市14家企业生产的24批次电灶产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工作温度下的泄露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等13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产品质量稳定。

      (二)农资产品。对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北州3个市(州)8家企业生产的13批次硫酸钾镁肥、有机肥料、掺混肥料、磷酸二铵、复合肥料和尿素6种产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总养分、氮、磷、钾、氯、粒度、水分、有机质和标识等10余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3.1%。本次抽查发现3批次有机肥料产品不合格,涉及不合格项目是产品名称不符合GB18382-2001《肥料标识》要求,其中,西宁、海东和海北州各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

      (三)轻工产品。对西宁市22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信封和太阳能光伏2种产品进行了抽查。一是抽查10家企业生产的42批次信封产品,重点检验了产品的信封纸反射率、成品规格尺寸、红框区、邮政编码字样、贴邮票处、条码打印区、印制监制记录、封舌位置及长度、印刷质量和糊制要求等10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21.4为%。本次抽查发现9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不合格项目是信封纸反射率、红框对比度、红框框距、印制、监制记录等。二是抽查12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太阳能光伏产品,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标志、外观、绝缘性能、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等20余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产品质量稳定。

      (四)纺织产品。对西宁市和海东市3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电脑绣花帽产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外观质量、号型、规格尺寸偏差、工艺质量和标识等8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产品质量稳定。

      (五)建材产品。对西宁市和海西州8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混凝土电杆、混凝土排水管和防水卷材3种产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外观质量、承载力、挠度、裂缝宽度、材料性能等9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产品质量稳定。

      (六)机电产品。对西宁市9家企业生产的14批次电线电缆和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种产品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标志、结构尺寸、电气性能、绝缘机械性能等10余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产品质量稳定。

      四、本次抽查产品的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守住安全底线。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建材和机电产品等消费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监督抽查全覆盖,增加抽查频次,突出抽查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安全项目,严查质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品安全。

二是围绕2015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组织开展了参展产品的监督抽查。为保障质量安全,及时安排部署,对我省电脑绣花帽产品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对5批次穆斯林电脑绣花帽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全部合格。通过抽查,有效反映了我省绣花帽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进一步促进清真用品产业健康发展。

      附件:2015年电灶等15种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及企业信息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