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青海高新技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30.12.2014  19:48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 “三区”建设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支撑青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成效显著。特别是科技创新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态势开始显现,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驱动器。截止2014年9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3.83亿元,工业增加值72.6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93%,比去年的7%增长41.85%。
  结合青海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特色生物、高原特色农牧业、生态保护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使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步开始巩固,提升了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在新能源领域,研发水光互补协调运行及基本控制模式,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32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相当于增加了1台龙羊峡水电站发电机组,大幅度优化和提高了我省光伏发电并网能力。特别是联合省内外的科技力量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我省光伏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将解决规模化光伏并网消纳、并网安全评估,特别是在源网协调运行控制和高效率光伏组件研发等世界级难题,为把青海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奠定了基础。在新材料领域,成功研发出新型镁基锂电池生产技术,其电池产品能在正负40℃的极端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为提升我省锂电池产业的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攻克了2-6英寸蓝宝石晶体生产技术,建成年产1140吨2-6英寸蓝宝石晶体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空白。在盐湖化工领域,自主研发冷结晶—正浮选生产氯化钾新工艺,建成了年产量已达到53万吨示范装置,产品回收率由原来的56.76%提高到60.52%;研制了新型氯化钾浮选药剂和硫酸镁浮选药剂,建成年产48万吨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可同时生产硫酸钾、结晶钾镁肥、氯化钾、氯化钾镁肥四种产品的钾肥产业化生产示范线,使我省冷湖地区成为继新疆罗布泊百万吨硫酸钾之后,又一个具备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盐湖硫酸钾生产基地。在特色生物领域,在地黄中提取纯化梓醇项目获得国家新药创制重大计划支持,有望成为我省自主研发的治疗糖尿病的国家一类新药。在高原特色农牧业领域,我省通过“三系”配套技术选育的12个系列青杂油菜品种,已覆盖到全国80%的春油菜区,并已走出国门推广到蒙古、俄罗斯等国,使我省成为春油菜制繁种基地;禾豆混播、青贮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牧草饲料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有效带动了全省草产业迅猛发展。在生态保护领域,围绕三江源生态保护,培育一批草地早熟禾等适宜草种,并示范推广30万亩,彻底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难题;针对祁连山区突出的生态退化问题,首次筛选出祁连山区适宜草种6种,建立了生态修复示范区4.5万亩,为祁连山区天然草地保护与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心,以培育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的目标,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劲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