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看青海:“创”出一个“新”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氯化物型钾矿,新中国的第一袋钾肥就由青海钾肥厂(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在这里生产。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钾肥有巨大的需求,此后,察尔汗盐湖一直为中国的钾肥市场贡献着自己丰富的资源。
然而,由于国产钾肥产能不够,我国的钾肥自给率长期处于不足的状态。几十年来,虽然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增产,产量也从最初的每年960吨,达到了每年百万吨,但在巨大的国内市场面前,这个数字还不够。
守着储量最大的察尔汗盐湖,却白白让进口钾肥占据市场份额,盐湖人感受着“望盐兴叹”的无奈。但由于资源分散、品位低、难开采、难加工,在采用传统技术的情况下,察尔汗盐湖的钾矿利用率只有27%左右,年产百万吨已经是极限。
2005年,一群盐湖人下了决心,一定要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国产钾肥自给率。科技创新的领头人,就是青海盐湖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小松及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兴富、总经理谢康明、副总经理李浩放等一批科技人员。当时,李小松作为主管生产技术的负责人,一名享誉全国的盐湖技术专家,他的态度很坚定:我们一定要搞出一套技术,实现钾矿的高效开采利用。
简单地说,这套技术包括多个方面,如打通钾肥生产技术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采输分离等项目,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固液转换技术。过去,察尔汗盐湖开采的都是液体钾矿,固体钾矿一直无法开发。如果能用一种溶剂,将固体溶解为液体,2亿多吨固体钾矿就能不再“沉睡”。
“决心虽然有,但是困难更不少。最大的困难是三无:无参考,无数据,无经验。类似的技术没有先例,我们面前一片空白。”现任采矿分公司总经理田红斌是当时参与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实验的技术人员之一,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况。
实验,是艰苦而寂寞的。一开始,他们在室内,一次次尝试,哪种溶剂做固液转化的效果最好,接着,就开始野外实验,选好盐田,挖实验渠道、灌水,不断总结数据。
小范围的实验成功后,大规模实验开始。大规模实验成功,就进入了推广阶段。整个过程下来,历时约5年。
5年艰辛,难以言尽。其中,最苦的是野外实验。大家奔波在数千平方公里的盐滩上,白天顶烈日酷暑,冒冰雪严冬,晚上住在帐篷里,忍受着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记录着一组又一组枯燥的数据。
田红斌描述那段时光“清晰如昨,永难忘怀”。而他最难忘的,有两个时刻。一是小范围实验成功的那天,观测井中传来盐层下的潺潺流水声,说明固体钾矿已经成功转化为液体,长期以来的期待和紧张化成了喜悦,当天,大家回家美美地睡了一觉,他们太累了。
另一个,是大规模实验成功,准备全面推广的时候。当时,溶剂工艺上出现了意外,直接影响了推广。耗费了上亿元的技术,在推广阶段出了问题,一时间,质疑声四起,大家心情都很低落。
其实,从他们开始实验的那天起,质疑的声音就没有断过。毕竟,搞技术创新,特别是耗时这么长、耗资这么大的创新,总有人会觉得太过冒险。“方案是科学的,思路是可行的,意外不能说明问题。”王兴富坚定地说。终于,大家顶住了内心的压力,顺利地破解了问题。
2010年,全面推广成功,此后,盐湖股份公司三大采区全部采用了新技术,70%的原卤来自固液转换。察尔汗盐湖中的固体钾矿,源源不断地转换为液体,进入生产车间变成了钾肥。
如今,此项创新成果已成为支撑盐湖股份公司主业不断创造历史记录,成为中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的基石,并将钾肥产能由100万吨服务30年,变成500万吨服务50年,从资源可利用角度上讲,就是再造了数个察尔汗盐湖。据统计,2015年,全国钾肥产量约为571万吨,自给率突破50%,其中,盐湖股份公司贡献了一大半。这个成果的意义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59年前,盐湖人在技术和资金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土法上马,人拉肩扛,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袋钾肥。今天,通过自己的努力,盐湖人用科技创新,创出了一个“新”盐湖,打破了国产钾肥自给率不到一半的历史,也在市场面前,给企业创出了一个新未来。(黄瑾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