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青海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14.01.2015  12:47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省科技厅针对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着力推动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重点围绕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和湟水河流域等五大区域开展研究与示范,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共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35项,资助经费2.047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科技项目10项,获资助经费1.74亿元,安排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总经费2.4991亿元,资助经费3071万元。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为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改善、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组织实施了《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本底调查》、《重点牧区生产生态生活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开展了生态系统演替机理、退化土地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监测、畜牧业优化升级等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研发了不同类型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技术模式、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监测,筛选繁育出数个三江源生态综合治理适宜栽培草种,形成了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方案和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促进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改善、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针对祁连山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国家实施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祁连山地区组织开展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修复、小流域综合生态治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研究,建立了天然草地保护与退化草地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3000公顷。
  根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的实施,在青海湖流域建立了生态和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技术体系及草地产量预测模型,研究查明了青海湖流域土壤干层恢复条件和过程,提出了利用遥感手段估算不同草场牧草产量的方法,为流域草地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支撑。
  在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针对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以乐都县污水处理厂为依托,组织实施了《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开展了湟水河流域人工湿地类型、结构、植物筛选机运行管理等适宜性研究,日处理生活污水500立方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推进了湟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也为解决全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新的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