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科技工程有效支撑全省生态农牧业发展

17.12.2015  12:24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我省“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43项,总经费4.64亿元。项目实施后,预计形成科技成果68项,专利47件,带动农民增收3.43亿元,新增产值18.36亿元。

  今年以来,“1020”工程重点围绕我省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的科技支撑。一是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围绕油菜、马铃薯、青稞等7个主推品种,集成适用丰产栽培技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二是设施蔬菜重点依托西宁、海东市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设施蔬菜土壤肥力管理,进行高效施肥技术集成推广,建立高原设施蔬菜生产标准体系。通过项目实施,节肥10-20%,增产10-15%以上;三是高寒地区高产优质牧草种植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重点围绕海东市粮改饲和青南及环湖地区禾豆混播模式下的人工草地种植,主推更符合营养均衡需求的全价饲草品种和栽培模式,混播后的饲草蛋白达10%以上;四是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模式和推广,重点开展牦牛犊牛培育、母牦牛补饲、天然草地合理利用等关键技术集成的牦牛高效生产模式推广。通过项目实施,牦牛犊牛体重比传统放牧条件下提高30%,母牦牛繁殖率提高20%;五是枸杞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围绕促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枸杞产业集群的提质增效,着力打造集枸杞优良品种选育、优质种苗快繁技术、有机栽培技术、枸杞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枸杞产业示范和辐射区;六是联合省农牧厅推动智慧畜牧业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利用卫星和信息化技术,实现精准放牧、轮牧、禁牧,指导适宜地区建设饲草饲料基地和牲畜育肥基地,整体实现生态养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如在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和青海湖乡,项目实施直接覆盖草场面积43.88万亩,惠及324户,各类牲畜55573头只,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马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