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之一 秦青:文学让我心灵沉静 我将和它一起老去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呼吁人们热爱读书,挖掘我省优秀文化和发现一批青年作家,青海新闻网记者深入基层开展采访我省文化专家和文学爱好者。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听听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故事。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报道)春天,我们喜欢做梦,梦里有童年,也有未来。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很富有,但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很精彩。春天来临,我们从心中出发,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和树叶对话、我们和花朵谈情,我们寻找更美的色彩……一个春日的午后,青海新闻网记者走进了青海青年作家秦青的内心,和她来了一场春日里的心灵对话。
秦青
记者: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这门学科的,她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秦青:与文学的渊源由来已久,我想或许在儿时就种下了关于文学的种子。我的父亲在新华书店工作,当时他是书库的管理员,这为我的阅读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在浩大无边的库房里,无数典籍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引领我走向未知的奇妙世界。因为涉猎繁杂,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和精妙文字完成了对我文学梦的启迪。我觉得文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她可以带你看你看不到的世界,感知世界的另一面,让你知道在你不曾抵达的地方还有着另外的一种生活。文学可以引领你感受未知,任何的人生经历和疑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在文学里得到好的诠释。可以说,文学让我忘记烦忧;文学让我心灵沉静;文学让我思绪飞扬。
记者:作为作家您主要关注些什么?在作品中你希望表达一些什么?
秦青:作家,一直是我的梦想,一个我祈求到达的高度,我从不敢称自己是一位作家,因为我距离这个称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我只是一位文学和写作的爱好者。我关注的都是些生活里的凡俗小事,普通日常也随手可取的片段和情节,我身边的每一处景,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关注的对象,走进我的笔尖,走进我的文字。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我经常开玩笑说,我的文字,我的感悟将是我留给孩子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这也是我努力去奋斗的一个目标。
记者:热爱文字的人都喜欢写作,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作的,还记得第一次写作的情景和第一次投稿的情景吗?
秦青:与热爱文学一样,我也热爱写作,读的书多了便萌生出用手中的笔表情达意,书写故事的心绪。但最初的写作仅仅停留在爱好的层面上,只是记下自己的隐秘心事,或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虽然很多次自己的作文都会被老师当做范文来诵读,却始终没有迈出投稿的第一步。中专毕业后,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待业期,然后远离家乡来到青海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媒体工作者。当时,又继续在新的平台上学习、积累,虽频频提笔却也只是完成各种新闻或专栏的稿件,没有创作过工作之外的文学作品。再后来,因为要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又离开了深爱的行业和岗位,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了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这时,隐藏在心底的文学梦迅速被激发,有了创作的激情,第一次投稿便是记录了平凡生活里的一件小事,一对平凡的夫妻在积水中相背相携的场景让我体验到别样的浪漫与温情,而这温情也教我学会亮出欣赏的目光去感受身边人的付出,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点一滴爱和美。那篇《特殊时刻的浪漫与温情》发表于2007年9月9日的西海都市报的人生感悟版。随后又在该版发表了《熟悉的陌生人》,再后来又参加了西宁晚报社举办的书香夏都的征文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收获都成了我在文学路上继续奔突的动力,从此,便开始着力经营自己的QQ空间,把这里当做是自己种植文学梦的一个花园,写下了很多的情感故事和散文。
记者:写作是一件孤单的事情,您的那些作品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写的?有什么特定的时间吗?
秦青:写作的确是一件很孤单的事,就像我在散文《读书与写字》里表达的那样,这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需要人静心也静方能从字里行间品读百味,或将满腔的心思、情绪,抑或是一段段温暖或凄清的叙述喷于纸上。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保持美好的初心。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来完成的,这样的时候可以暂时抛却工作和家事的烦累,一心一意地沉浸在文字里,让梦想自由飞翔。当然,也有很多灵感迸发的时候,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与朋友谈话的进行中,忽然有些好的词句或想法闪现出来,这就需要及时地整理记录才不会让这些句子飘然而逝。
记者:您写了那么多赞美家乡和生命的文字,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文字,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秦青:有人说,自己创造出的文字就好像自己孕育的孩子。的确,对于自己的作品,无论多么稚嫩青涩或是热情洋溢,我都深深地珍爱着它们。它们如实地记录了我当时当日的心情,感悟。要说最喜欢的是哪一篇,确实很难,因为每一篇都倾注了我的深情,对我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秦青
记者:近期和远期有什么新的打算吗?在中国的作家里,特别喜欢哪些作家?
秦青:近期的打算很简单,就是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文学和写作的深情,继续用笔来记录来讴歌我身边的景与物,我身边的人和事,继续书写,继续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快乐前行。远期的目标,就是整理和归纳自己的文字,在适当的时候出书。我国的作家灿如繁星,他们的作品都给过我熏陶和启迪。从个人偏好来说,我更着意一些女作家的作品,张爱玲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家,席慕蓉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毕淑敏的作品也深受我的喜爱,另外一些从网络中熟识的女作家,西岭雪、叶倾城、雪小禅、丁立梅等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她们的作品既有清丽的文字,又有生活的感悟,往往让人读之心悦也发人深思。
记者: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你是如何看待纸刊和网络文学的?具体谈谈您的想法?
秦青:我认为,纸刊和网络文学各有千秋,各有优势。传统的阅读者习惯和偏好纸刊的阅读方式,能让人沉静,有阅读的郑重感;新新人类或许更喜欢网络文学的快捷便利,鼠标一点,手指一滑,大量的文字和故事就可以尽收眼底。对我而言,这两种方式都是可取的,我也经常通过电脑、手机看一些网络文学,在家时,又选择阅读纸质作品。我不会排斥任何一种阅读方式,更欣喜地看到很多纸媒和网络携手扩大自己的阅读平台和受众范围,我想这应该是两者有机契合,共同发展的一个趋势。
记者:有人说,青海是写作的天堂,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没有喜欢的青海作家?
秦青:我想青海是写作的天堂这句话并非虚言,为什么呢?首先取决于青海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态度,她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了各个民族,也用欢迎的姿态接收了各地的外来者。于是,青海便有了各种文化交织碰撞的多元状态;其次,青海有着大美的山川,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主题;此外,青海风俗淳朴,人民可爱,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勤劳勇敢、吃苦实干的特征,这些都激发了创作者们的热情,所以本土作家云集,他们用手中的笔挥洒心中的激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歌颂,青海也因此而成为创作的天堂。青海的作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他们的作品里都凝聚着对这块热土的珍爱与深情,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淳朴的青海气质,如高原的风般凛冽大气、苍劲雄浑、豪迈激情。青海的作家,我比较喜欢且敬重的既有文坛大咖王文泸老师、肖黛老师、文竹老师、清香老师,也有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雪归老师、刘志强老师,相信随着青海文学事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作家、老师走进大家的视野,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记者:最后谈谈对文学写作的一点感想?
秦青:关于对文学写作的一点感想,我想引用作家雪小禅的一段话来表达,因为这段话写出了所有写作者的心声:“我总以为可以没有写作。殊不知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我另一个自己、另一种叙述、另一种表达。失去写作我可以活得很好,但肯定少了味道和气质。这还不是顶要命的,在最关键的时候,写作搭救过我遇险的心。在最彷徨、最寂寥最孤独无助时,写作不仅是救命稻草,更像亲人,不离不弃的陪伴着我,只要我要它,它永远要我。它不嫌我老、丑、脾气坏,不嫌我是处女座、个性倔强,不嫌我不会打理人情世故,它老实地在那里又温顺又体贴,又敦厚又仁慈,它是我永远的亲人,我们将终生在一起,一直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