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打造农村党员新形象
“上个季度你得了多少积分?”“这个月扣分了吗?”几个月来,一个关于积分的话题在海东市平安区各个乡镇的农村党员之间迅速传播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好不热闹。
这个话题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15年,平安区出台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农村党员按照年龄、职务、工作等特点分为六大类别,进行积分制管理,除了每个季度考核认定,年底还将积分作为党员年度奖惩的重要依据。
一句话,评优秀还是挨批评,全凭党员手里的那本积分手册。
说起这个制度,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的科长贾永福打开了话匣子。“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打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离乡外出的务工党员数量急剧增长,农村党员管理难、组织难、考评难的问题也日趋凸显。”贾科长告诉记者,实施积分制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农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党员作用的现状。
作为第一个试点乡镇,去年3月,沙沟回族乡率先对全乡的300多名农村党员进行积分制管理。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好当,积分制管理的办法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开始,大部分人都持观望态度,个别党员还有抵触心理。乡党委组织我们先后召开会议和党员座谈会,研究探讨适合我们村的管理模式。”提起一开始的那几步,中庄村党支部书记林忠记忆犹新。在他带着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问意见之后,全村的22名党员由起初的观望、抵触渐渐变为了主动参与,积极作为。
按照方案,党员积分制管理的考核分为“基础积分、日常积分、民主评议分”三个部分,有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老党员、困难党员、问题党员根据不同实际分别考核。按照贾永福的话说,积分制一举改变了以往农村党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有压力自然有了动力。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庄村的党员们一下子有了干劲儿。村里有活动、搞卫生,党员带头干;左邻右舍有了矛盾,党员带头调节。
年近七旬的许双六是村上的五保户,去年9月,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捐款,为他修了周转房。如今,一提起村上的党员,许大爷直竖大拇指。“这些党员真是给我帮大忙了,从今以后我就有个家了!”
党员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受益的是群众,可党员们的变化也不小。中庄村的党员黄麻尼杰说:“以前我们这些党员平时没什么事,最多就去开个会,跟一般群众没区别。去年开始,对我们进行积分考核。想要加分,就得为村里做些实事,我便经常和村民们聊天,既宣传了一些惠民政策,又把大家的困难进行整理,向村上反映。一来二去,不仅干好了工作,还和大家搞好了关系!”
张文花是牙扎村的一名党员。自从推行积分制考核,在村民眼中,以前就很优秀的她变得更加积极,不仅按时完成自己负责区域的环境卫生,还承担了村子主干道的打扫任务,只要一有空闲,就带动其他村民打扫村子的卫生。看到党员这么积极,加入她队伍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年底民主测评时,张文花得了优秀。“今年7月1日,乡上还给我发了荣誉证书!我今后一定带好头!”
有考核就有竞争,有人得了优秀,也有人徘徊在及格线。中庄村的索南尖措常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务工,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看看。作为村上的党员之一,往年连日常会议都无法参加。果不其然,去年年底,他在村上党员积分排行中排在了倒数第一。有了这次教训,今年,索南尖措的变化让林忠大吃一惊。“以前是不参与,难管理。今年每个月一到我们的固定党日,就给我打电话汇报最近的生活、思想动态,了解村上的发展情况,还经常给我出谋划策。我还总跟他开玩笑说,尖措,你今年是想得优秀吧?”
随着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推行,沙沟回族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员表现的好与差通过评分一目了然,村级活动由被动组织实现了主动参与,以往低调的党性意识也逐步向高调增强转变。就像乡党委书记李庆宏说的那样,积分制实现了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给广大农村党员打造了一个示范带动、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的新平台,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