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征文】移动通信为广播插上翅膀

09.12.2014  22:39
核心提示: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外派记者丫丫,现在我是在西宁曹家堡机场T1国际航站楼的候机大厅,许多通过口岸相关检查的乘客们已经陆续开始登机了……”。  “听众朋友,我是记者李静,我现在在西宁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外派记者丫丫,现在我是在西宁曹家堡机场T1国际航站楼的候机大厅,许多通过口岸相关检查的乘客们已经陆续开始登机了……”。

  “听众朋友,我是记者李静,我现在在西宁机场跑道旁,我现在看到西宁到曼谷的‘大美青海’号飞机正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现在飞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隆声飞向蓝天……”。

  2014年12月5日14点20分,我省第一条正班国际直飞航线——西宁至曼谷的飞机从西宁曹家堡机场一飞冲天,许多听众通过青海经济广播在同一时刻“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从下午14点开始,青海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以《畅想新飞跃》为题进行了一小时的现场直播。直播期间,两名外派记者和直播间主持人、特邀嘉宾通过移动电话连线交流互动,把旅客安检、登机、飞机滑行、起飞的盛况同步播报给广大听众。

  长期以来,广播和其他媒体一样,在信息传输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相似的发展过程。记者赴外地采访,采集到的信息大都是通过邮政局以信件的方式传递,一些时效性强的信息只能靠电报、传真或者电话录音的方式传递,造成信息传播速度慢、音响质量不高、收听效果差的情况。随着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输方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特别是广播,外派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把最新发生的新闻实时切入直播间,可以说,移动通信为广播信息的传播插上了翅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上午10点,时任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刘洋被紧急派往震区采访。离开西宁时,刘洋的行囊中除了简单的洗漱用品外,最多的就是手机电池,因为刘洋明白,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就全靠手机了。果然不出所料,车还没到河卡,来自本台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要求连线的电话就铺天盖地的打到刘洋的手机上。就这样,刘洋一路走,一路和各个电台连线实时介绍通往灾区的所见所闻,一直说到巴颜喀拉山。第二天天刚亮,要求连线的电话更是一波接着一波。不到一个上午,刘洋带去的十多块电池已经用去一多半,当时灾区电力还没有恢复,电池充不了电往后的工作将无法进行。不得已,刘洋只好和台里约定好时间,需要和本台或者中央台、部分省级电台连线时才打开手机。就这样,刘洋在灾区的175个小时里,先后与30多家电台连线180多次,把灾区最新的消息通过移动电话传递到全国各个地方,为最初的抗震救灾赢得了时间,为灾后重建打下了基础。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由于它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从广播中了解最新的信息。基于此,近几年来,广播在不断进行自身改革创新的同时,依托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积极拓展信息传输和传播的新渠道。2014年8月,青海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派出采访组赴海西州采访,在一周的采访中,采访组每天都通过手机与直播间连线,向不同节目播发了大量的连线报道,同时还运用手机的多种功能,将一些采访视频、音频、图片等传送到直播间电脑,供主持人在不同节目中使用。在播发海西州举办首届游泳比赛的报道中,采访组还采取主持人、现场记者、主办方领导、运动员四方通话的方式播发连线报道,现场感和可听性、时效性大大增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许多经常收听广播的听众反映,过去听广播“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而自从有了便捷的移动通信,现在听广播可以说是“足不出户‘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