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税局开展税种联动核查堵塞汽车行业税收流失漏洞
一是盘活数据资源。汽车行业的征管数据散存于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综合征管软件及车购税征管系统中,各个征管数据之间有一定逻辑关系,是税收数据资源的“金山银库”。省国税局利用车辆识别代码、发票代码号码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将2014年以来分散于各征管系统的数据资源全部提取出来,并按照车辆识别代码或发票代码号码进行关联,建立汽车零售及消费产业完整的征管数据资源,将分散的“死”数据完全盘活,为税收风险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是精准识别风险。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同一车辆识别代码对应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开票金额与车购税申报金额、车购税计税金额、同一车型的最低计税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对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金额大于车购税计税金额或者车购税申报金额的纳税人、有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信息而无车购税申报信息的纳税人、一个车辆识别代码对应多张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纳税人,列为疑点纳税人;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代码、号码为关键字段,对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金额与车购税申报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对金额不一致的纳税人列为疑点纳税人。通过比对分析,全省初步筛选出疑点数据达十八万余条,为提高风险应对的准确性和应对效率,减轻基层税务机关负担,省国税局对疑点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剔除了疑点明显不成立以及外省市的购车纳税人和个人购车纳税人的数据,筛选出重点疑点数据六万余条,对涉嫌逃避缴纳车购税、增值税的3432户纳税人,提交省局风险办向全省基层退送了风险核查任务。
三是联动开展核查。强化各税种之间的纵向互联,实行车购税、增值税等税种的联动风险核查分析,核查人员一次下户,各税统查,上下游倒逼,两头应对。以车购税申报分析为切入点,对上游汽车销售环节虚开发票、少计销售收入,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行为,以及下游汽车使用环节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多列成本费用等行为进行核查。同时,加强各市州税务机关之间的横向互动。利用省局FTP服务器,搭建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对纳税人异地购车缴税,需要核查车辆销售方或购买方纳税人有关疑点信息时,通过该平台实现数据交换,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不畅而延误核查工作。
四是构建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本次风险应对中查实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用征管信息技术平台,构建防范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申报环节的风险防控工作。升级完善现有的申报表系统,对车购税申报表上需填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票面信息,只能通过系统后台数据交换导入申报表,禁止手工录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依靠二维码加密技术,在申报表上生成打印二维码,扫描申报表的二维码实现车购税如实准确申报,防范车购税申报环节的税收风险。二是建立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升级四川国税公安车辆数据交换平台,完善平台功能,开发预警分析模块,将核查中发现的疑点线索通过信息平台的方式固化下来,让基层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风险,避免车购税和增值税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