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穷窝 地拔穷根——脱贫攻坚的尖扎探索

21.10.2019  15: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紧邻黄河,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成为全省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其中其深度贫困村更成为尖扎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文明程度低,这里的群众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脱贫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2016年,全县核定贫困村3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558户96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贫困发生率达22.44%。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24个贫困村退出,1794户713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2019年全县还有10个贫困村806户3069人亟待脱贫。

  “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尖扎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索南说,要想全面“清零”,必须找准“穷根”,惟有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跟进产业扶持和配套保障措施,才能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

  千家迁入新居地,万分欣喜感党恩。这是尖扎县所有易地搬迁农牧民群众的心声。截至目前,全县近千户3000多农牧民领到了新居钥匙,搬进了新家。搬迁工作重心从“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

  如何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尖扎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攻克这道难题。

   走出“大山”寻出路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创举。党中央、国务院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

  在新时代扶贫脱贫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尖扎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党委主体作用,集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改变靠天养畜的单一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挪出“穷窝”,很多牧民变成了产业工人、运输司机、草原管护员、个体户、农家乐经营户等,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开始走上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富观念欠缺、增收渠道单一,且长期遗留的“草畜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着尖扎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窘境。

  为此,尖扎县委、县政府充分抓住政策机遇,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分类实施”的原则,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开启了破解尖扎县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搬迁之路。

  起初,贫困户普遍对易地搬迁相关惠民政策心存疑虑,担心搬和没搬没有区别,担心搬迁后原有草场的归属问题等,存在参与不积极、配合不主动的现象。面对这些疑惑,尖扎县各乡镇、各贫困村主动成立政策宣讲小分队,以召开村民大会、进村入户等方式,给贫困户细算搬迁、留守经济账、生产账、民生账、生活账,鼓励群众抛去贫困“包袱”,走出“大山”寻找新出路。

  聚焦“搬得出”的问题,尖扎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分期实施扶贫搬迁。以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部署为基础,衔接县扶贫、国土、林业、环保等行业部门,严格按照靠近学校、靠近医院、水电路基础设施齐全的原则,以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的方式,通过县乡村各级层层审核把关,分别在昂拉乡德吉村、尖扎滩乡萨尕尼哈村等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7个,使929户3593人从不适宜发展的地区搬迁至生存条件、发展空间相对较好的区域,搬迁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县贫困人口的30%。

  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尖扎县原住偏远山村的群众享受到了更多、更好、更充实的生活。

   新居增强归属感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这是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考验,也是对当地政府的考验。

  搬迁是手段,扎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是真正目的。如果说,挪出穷窝,搬进新房,真正让贫困户“搬得出”,那么实现易地搬迁后能否“稳得住”,则直接影响脱贫成效的巩固。

  为此,尖扎县提前谋划,结合实际,开展深度扶贫工作,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9月21日,越野车行驶在尖贵公路上,一路坡陡弯多,47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当天的目的地——尖扎滩乡萨尕尼哈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一下车,眼前偌大的白马广场干净整洁,一排排整齐的藏式民居门前红旗飘飘,广场上健身亭、太阳能路灯……一应俱全,仿佛一处深山里的“世外桃源”。这里是全县惟一的纯牧业村,居住着来自尖扎滩乡幸福村、洛哇村、五星村、岗毛村四个村的330户人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7户。

  “那里是全乡最好的学校,还有体育场、幼儿园、赛马场、民俗广场、卫生服务中心、敬老院等,你们城里有的我们一样都不少。”站在广场上,尖扎滩乡党委书记周巴手指着不远处说。近年来,瞄准搬迁安置“稳得住”这一环,尖扎滩乡党委政府通盘考虑牧民迁居新址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各个方面,在萨尕尼哈安置点分两期总投资2.4亿元建成定居住房330套,让牧民居有所住;扶持建设了市政道路及支路、给排水管网、电网改造、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让新村居有所依;因地制宜建设牧民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的农贸市场、活畜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设备,让新居民共享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

  周巴说,搬迁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幸福家园,让群众有了获得感和归属感。

   挪出“穷窝”天地宽

  “搬迁只是第一步,核心是要脱贫,关键是发展。”索南说,搬下来容易,如何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是一道难题。答好这道题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到老百姓能否幸福安稳。

  全面“清零”需要尖扎县各族干部群众以实打实、敢碰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奋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今天我们看到,尖扎县的扶贫工作重心正逐步从“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

  三年来,尖扎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特色农业、新能源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督导检查、问题整改和后续帮扶等各项工作,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业、生态畜牧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农业采摘观光等后续发展产业。培育出以德吉村为代表,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特色农业、文化、光伏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后续特色产业,形成“多业共生、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使贫困群众真正挪出了“穷窝”。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德吉村,依黄河而建,与美丽的昂拉千户府隔河相望。

  黄河流经尖扎县域96公里,丰富的水域资源、充足的光热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尖扎发展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正因如此,尖扎县瞄准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科学规划布局,从2016年6月起,将251户9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从浅脑山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搬迁到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从此,美丽的黄河水不仅是德吉村坚固的生态屏障,也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阵地。德吉村也成为了尖扎县乃至全州、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一个典型。

  坚持以特色文化旅游为主,通过“多个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的办法整合资金,将民俗文化、射箭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规划建设独具民族风格的藏式住宅,实施休闲广场、民俗风情园、水上码头、自驾游营地等后续产业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创办以苗木、藏茶种植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园,形成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目前,30户贫困户经营的农家乐各具特色,38户免费在美食广场经营当地特色饮食,逐步打造出了“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宅,游黄河风光”的旅游发展模式。

  德吉村将脱贫致富牢牢绑定在产业发展链上,开创了文化旅游与脱贫致富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今天的德吉村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德吉村火了,成为青海网红打卡景区。据统计,今年截至8月底,全村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50万元,搬迁群众靠山靠水靠旅游捧上了金饭碗。

  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搬出来”需要决心勇气,“稳得住”“能致富”需要用心用力。值得称赞的是,尖扎县正努力举全县之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