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筑鱼鸟共栖家园
水是鱼赖以生存的基础。青海湖面积的变化,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一项为青海湖“量身”定制的测绘高新技术系统,经过40年的测绘,述说着青海湖面积的减增。
数据显示,过去40年,青海湖面积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尤其近10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加,使裸鲤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青海湖,是大自然馈赠给青海人的珍贵礼物。作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因为湖中生活着特有物种裸鲤(俗称湟鱼),而显出勃勃生机,维系着整个流域特殊的生态体系。
“如果没有鱼,青海湖就不会看到百鸟飞翔;如果没有鸟,青海湖也将成为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
保护青海湖裸鲤,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对于构建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富含深意。
1979年,国务院颁布《水产资源保护条例》,将青海湖裸鲤列为重要保护对象。1980年,省政府颁布《青海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部署停止青海湖冬季冰鱼生产的实施方案,由此拉开青海湖封湖育鱼的序幕。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2001年3月省人大修订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2003年通过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条例》和《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将青海湖裸鲤列入我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至此,保护湟鱼正式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1982年冬季、1986年1月至1988年12、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全省三次发布封湖育鱼通告。到2001年保护力度进一步升级,将封湖育鱼期限提到了10年。
今年青海湖已进入第五次封湖育鱼的第五个年头。
回望保护之路,我们看到从国家到青海的坚定决心。2008年,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将用10年时间,投资15.67亿元加强青海湖生态体系建设。如今该工程已发挥出明显成效,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力推动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保护源自多个领域、来自多个层面。餐桌上拒吃湟鱼,是对湟鱼最好的保护,这看似最简单的倡议和行动,体现着青海人对保护湟鱼的真诚之心。
近年来,我省渔政部门多次发出倡议书,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保护裸鲤的意义,并将此活动延伸到了学校、社区、餐馆和青海湖周边农牧区,形成了“全民支持封湖育鱼,保护资源造福后代”的良好氛围。
2013年6月9日,省渔政管理总站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举行“保护湟鱼资源,呵护美丽家园”承诺书签订活动,并将印有封湖育鱼通告、倡议书、承诺书、举报电话的宣传展板一一挂到景区每家餐馆最显眼的地方,以警示经营者和消费者承担起保护湟鱼的责任。
同时,我省依法加大对裸鲤的保护力度,重拳出击打击捕运、制售湟鱼的非法行为。每年渔政部门针对破坏裸鲤资源各环节的违法活动,与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盗捕贩卖湟鱼的专项行动,并将打击力度渗透到了各个环节,处罚也从最初单一的行政处罚增加到刑事处罚。
让青海湖“精灵”自由畅游!一张张保护大网在青海撒开,一项项保护行动在青海递进。
为有效恢复裸鲤资源量,从2001年起,我省专门成立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对裸鲤进行淡水人工孵化大获成功,使人工放流裸鲤变为现实。
自2002年以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累计向青海湖放流裸鲤鱼苗8350万尾,人工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贡献率达到了23%。
每年夏季,成百上千万尾青海湖裸鲤都会洄游河道产卵,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世界奇观。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刚察“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如期举行。一时间从政府官员到农牧民,从民间环保人士到观光游客,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耄耋老人……将一尾尾人工孵化的鱼苗放入河道,孕育出一道独特的“鱼文化”。
岁月见证,经过34载的有效保护,青海湖裸鲤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有关部门加大建设裸鲤产卵场地、增加人工增殖放流,以及渔政管理设施的投入和对青海湖水资源的监测力度,使湟鱼资源量出现了逐年上升的喜人变化。
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监测,截至201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数量从2002年监测的2592吨,增长到45000吨,12年间增长了17倍多,使裸鲤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保护湟鱼,就是保护青海湖!”放眼青海,如此共识和行动,已蔚然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