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长江源头的守站人
20多岁从青海省水利学校走出的叶虎林,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他驻守长江源头第一水文站——沱沱河水文站已9个年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静穆的大山和湍急的河流,迎来朝阳送走晚霞……
叶虎林觉得自己与水有缘,而他对水文监测专业的选择,注定他人生的轨迹必然划向地处偏远的大江大河,其人生的坐标也随着海拔的提高而渐次升位。
2004年,迈出校门的叶虎林先是来到离家900公里的格尔木水文站,这也是他经受“修炼”的第一个站点。在此“打磨”一年之后,因为他耐得住单调寂寞,因为他工作的“答卷”做得出色,上级便把这块“好钢”用到了沱沱河水文站站长的“刀刃上”。
无论身体还是精神,叶虎林都迎来了实质意义上的“赶考”,而这一考就是9年。
沱沱河水文站是长江源头的第一站,海拔4600多米,离西宁1300多公里,靠水文站最近的格尔木市也有430多公里路程,途中要翻越昆仑山口、五道梁、风火山口等常年飞雪的生命禁区,跨过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水文站所在地没有较好的社会依托,生活工作条件更为艰苦。
沱沱河水文站是长江流域金沙江上段水系最大制站之一,虽说站上只有五个男人守在这里,担负的检测任务却是格外沉重,尤其需要细心严谨,每天都要检测搜集水体第一手资料,不能有丝毫马虎。
站上恪守的“早八晚八”两次检测,是雷打不动的功课。沱沱河河宽279米,工作人员要在近水面一侧看水位,在对过水面测流量、水温、含沙量。夏季汛期,叶虎林和他的同事每天早晨7点多提着测量工具出门,骑电动车来到离站上的小院几百米的卧在沱沱河上的废桥上,在汛期水大、流急的河面上,按照确定的测量点投下测量工具,随后记下测量数据,一个多小时忙碌后才返回站里,紧接着往省水文局报汛情。晚上8点,再重复进行一次测量,说是重复,绝非多余,而是为了扣牢河水汛情的"脉搏"。
单一平淡的工作看似轻松,但从每年十月到第二年五月,每一次测量都让人"一身透汗"。这时的沱沱河断面封冻,冰面达1米多厚,每测一次流量,都要用钢钎在测验断面上打下10多个冰窟窿。在平素都是"张大嘴巴喘气,晃晃悠悠走路"的沱沱河畔,这时却要冒着冬季的严重缺氧,甩开膀子、抡开大锤凿冰,花费的将是夏季数倍的力气和功夫。钢钎打滑,大锤抡到手上、胳膊上是"家常便饭",近八个月漫长的冬天,每天都在冰上"叮叮当当……"9年里,每天两次的监测上报无一"缺课"。
冬季难捱,而夏季汛期的沱沱河一旦"翻脸",就不仅仅是让人"闹心",时常是让叶虎林带着他的同事们穿越在生死线上。
2006年9月,沱沱河上游连降暴雨,酿成了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裹着泥沙如猛兽般袭来。叶虎林对同事们说:"咱吃的是这碗饭,紧要的时候就要能顶上去。"他带着同事在咆哮的洪水中测水位、取沙、测流量……20多个小时与洪水连续交手,不但抢测到了最大的洪峰流量,而且测下了完整的洪水过程。
2010年7月,温泉水库发生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每秒高达550立方米,直接对格尔木市构成安全威胁。危急时刻,作为站长却不善水性的叶虎林主动请缨,第一时间乘冲锋舟穿梭在水深十几米的库区内,克服断面宽、测点密、时间紧带来的困难,连续奋战20多天,获取了准确的入库流量,为抗洪抢险的科学决策,为确保格尔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一个水文人的贡献。
如果说惊涛骇浪让叶虎林经受了磨练,尽到了一个水文人的职责,历经9年的坚守,则让他在寂寞孤独的守望中,经历了长途的精神跋涉而不断升华。
面对青海省"五四奖章"获得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诸多荣誉,叶虎林的一句"无论干啥都要认认真真去做好。"让人觉得这话平淡而又沉甸甸得厚实。
其实,这位站在长江源头的守站人,也同时站在人生之巅。
记者感言:
人生的高度
在海拔4600多米,人迹罕至的沱沱河水文站,叶虎林在这里一干就是九年。九年,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自己矢志守护的水文事业;九年,他以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挑战极限,为自己铺就了信念的底色,树起了人生的高度。
常人难耐的寂寞和孤独,使叶虎林的这分"坚守"更显得弥足珍贵。关键时刻,豁得出,舍得下,心系国家群众,恪尽职守,尤显对事业的忠贞,对党和群众的挚爱,展现的是他在严酷的工作环境中,以信念砥砺意志,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以奉献为美的情怀。
要建设富裕文明新青海,时代呼唤千万个像叶虎林这样在平凡和艰辛中默默奉献的人,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融汇力量,共同凝聚成建设新青海的脊梁。(作者:萧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