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 您们是好样的
今年10月8日,随着选派至海东市各村的477名“第一书记”和1212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全部报到,海东市吹响了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这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就立即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走村入户听取民意、他们深刻剖析查找问题、他们想方设法谋划发展……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第一书记”们在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冲锋在前,干出了成绩、树立了威信。这期间,“第一书记”们在基层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不绝于耳,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实地走访,捕捉到了来自扶贫工作一线的形象、声音、故事、成绩,现分期刊发,供读者借鉴、分享。
青海新闻网讯
人畜饮水不再成问题
沿着互助县丹麻镇以南行进,不出7公里,便到了山城村。这里居住着丹麻镇山城村的200多户村民,他们离互助县城市中心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由于属于浅山干旱地区,“吃水”问题一直以来是村民们的闹心事。
记者了解到,山城村共有242户村民,其中土族29户,吃水分东西庄两部分供给,都是群众自埋水管入户。东庄水池因年久失修,水池裂缝渗水,枯水季节群众吃水非常困难。“当时,西庄原水池设计供水60户,基本能满足用水需求。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吃水的人家已达161户,原来的蓄水池不够用,人畜饮水严重不足。”山城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严冰说。
“地势高的人家得从早上四点钟起来接水,有时得到地势低的人家要水吃,为了接一桶水有时还会吵起架来。”山城村村民张岩说。
据了解,有关部门也在想办法。但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吃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今年10月份事情出现转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山城村扶贫工作组结合山城村为“后进”村的实际,把此事当头等大事来抓。反映问题、商讨解决方案、确定修建高位水池、工程选址、施工单位进场作业……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努力,已在东西庄各建全新蓄水池一个。据了解,该饮水工程投资12万元,共铺设管道280米,新建两个泵房,增设电机一套。
“现在蓄水量可以达到30多吨,923口人和3000多头(只)牲畜吃水完全不再是问题!”困扰多年的问题一下迎刃而解,担任山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张世金喜出望外。
针对近两年山城村遭受旱灾,群众收入下降的情况,山城村扶贫工作组早行动、早协调,从县、乡有关部门争取到了300亩地膜洋芋、200亩地膜蚕豆和100亩地膜油菜的种植任务。目前,已经组织群众对地膜洋芋和地膜蚕豆种植的土地进行了深松和秋季覆膜。协调组织20名种植能手参加了县农业局推广中心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高科技种植蚕豆技术。另外,协调互助县农牧局对发展有潜力的4户养殖家庭进行了评估,准备申请家庭小牧场项目。
QQ群里交流“扶贫经”
“为交流经验、指导扶贫,切实推进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有了自己的QQ群。”近日,在互助县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的“第一书记”们在QQ上交流学习各自的“扶贫经”,有135个村的扶贫挂钩联系单位、乡村干部职工加入了QQ群。
由于驻村扶贫的都是较偏远的贫困地区,驻村工作队平时要想咨询、了解扶贫的新政策,就只能打电话询问上级部门。“当时我们书记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安排部署有关扶贫的相关事情。”互助县丹麻镇山城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严冰说。
据了解,该QQ群名为“互助县扶贫工作队群”。该群建立后,乡党委政府可及时将上级的扶贫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第一时间上传到QQ群共享平台供大家学习。同时,向各村、各单位发布扶贫工作动态、工作安排以及全乡开展扶贫工作的典型做法、工作经验。群内的成员对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都可通过QQ群开展讨论、深刻分析、集思广益。还可以汇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收集意见建议,彼此相互学习。
“现在,互助县所有扶贫点都加入了这个群。渐渐地,加入QQ群的人员越来越多,村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纷纷加入群里。”严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开始使用QQ群是为了便于工作队之间相互了解工作进度和对接情况。慢慢的,入群的驻村工作队越来越多,交流内容也从单一的工作反馈延展到经验交流、文件发布、民情日记等。如今,村里的近期规划,村里正在开展的工作,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村干部们都会发布在QQ群里。要是遇到要咨询的问题,也会在群里得到答案。现在,QQ群的小头像一闪烁,大家都知道可能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山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世金告诉记者:“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教训,每名‘第一书记’逐渐摸索到了适合当地的工作方法。”
自从QQ群开通以来,使驻村干部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彻底改变了以前打多个电话,费时费力的情形。“前两天,有个申请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还未发文件,领导就已经通过QQ群了解到了,并且还用群指导工作,效率也很高,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张世金说。
民生实事温暖村民心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来我们村上工作非常认真、踏实,村上的200多户人家每家每户都赚到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在贫困户的评审过程中,他们评审得非常公正、透明,群众对这件事情没有异议,感到非常满意。”互助县东和乡朱家台村村民郭守基看着扶贫工作队队员和“第一书”记忙碌的身影对记者说。
早晨9点,记者在朱家台村看到,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村民公布头天晚上民主评议会初步评选出的63户贫困户名单,在村委会公告栏中张贴完名单后,带着笔记本、照相机和一些文件,准备再次走访一些贫困户,以便更好地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出门时,工作组还把便民服务联系牌挂在了门口,向村民告知他们的联系电话和当天的去向。
朱家台村位于龙王山脚下,海拔高度近3000米,村上4000多亩耕地只能种植早熟的油菜和青稞。来到朱家台村,“第一书记”张生鹏和工作组马不停蹄深入农户展开调研,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村里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对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精准贫困户进行了详细梳理,并严格按照农户申请、小组评议、村民主评审委员会评议等步骤,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落地生根”。
麻得财是村上的养殖大户,每年出栏牦牛100多头,羊200多只,只是因为缺资金、缺技术,饲草料贮藏难度大,养殖规模一直上不去。工作组多次到他家了解情况,决定帮助村上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他们发展养殖业。
“第一书记”张生鹏深有感触地说:“朱家台村贫困面比较大,贫困人口比较多,村里有养殖的基础,但没有养殖合作社,种植业收入比较低。今后一方面要成立合作社,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把养殖业继续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务工收入,针对贫困户家里的不同情况,一户一策,制定脱贫计划,帮扶大家脱贫致富。”
工作组到村上后,广场上的护栏修起来了,村委会的屋顶改造了,老人们有了助听器,受灾户领上了救灾款和救灾面粉……这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温暖着村民们的心。
50万资金助力小山村
“前些天中央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很多如何扶持、提高咱们农民生活水平的好政策,以后咱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的。”12月15日上午,化隆县昂思多镇具乎扎村“第一书记”宋开斌和扶贫工作队员们来到村里,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据了解,自宋开斌被选派到化隆县昂思多镇具乎扎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省扶贫局拨付50万元农牧业扶贫资金开展对具乎扎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具乎扎村的23户特困家庭同养殖户签订了养殖扶贫帮扶协议。自2016年起连续五年从养殖户处获取每年2200元的增值分成,而扶贫项目养殖户将通过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此项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带动养殖户提升发展能力,加快具乎扎村脱贫致富进程,在当地百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派至化隆县的111名‘第一书记’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化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阿克明说。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第一书记”将成为化隆县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力军,他们将通过进农家、到田间,面向广大村民,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努力让全会精神走近群众、深入人心,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小学孩子圆了校服梦
近日,化隆县塔加乡塔二村支部书记项加代表村干部和部分群众把一面写有“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乡党委书记李庆手里,让他转交给塔一村新来的“第一书记”冶成功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们。
“感谢冶书记,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为我们村办了这么多实事、好事……”项加说。
原来,被选派至化隆县塔加藏族乡塔一村的“第一书记”冶成功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们以通过单位帮扶、爱心人士捐资等多种方式,为塔加村小学(含塔一村和塔二村)的学生圆了“校服梦” ,并为学校购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给每个学生发放书包、铅笔盒、铅笔、本子、篮球等学习和体育用品。
同时,冶成功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们购置了一台多功能复印机,解决了塔加村(含塔一村和塔二村)长期以来打字复印难的困扰。协助民政部门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物资,帮助困难和残疾家庭人员办理低保、残疾证……这让塔一村和塔二村的干部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选派至化隆县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们始终将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执行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住得下、呆得住,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议、入户调查等方式,迅速摸清底子,理清工作思路,从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问题入手,在精准调研、识别的基础上拿出了整村发展的调研报告105份,扶贫对策423条。他们沉下身子,用实际行动倾情为民服务,受到了全县各村干部群众的广泛信任和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