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启幕,激情飞扬——第十四届环湖赛西宁绕圈赛见闻

06.07.2015  15:02

  经过几天的烟雨蒙蒙,高原西宁,蓝天重现,碧水绕城,青山含翠,一派生机盎然。

  7月5日,第十四届环湖赛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激情开赛。各国车队穿梭在比赛线路上,如“流动的彩带”一般飘逸、灵动,“彩带”飘到哪儿,哪儿就是沸腾的海洋,一派欢腾气息。

  早上8时50分,天色还有点儿阴沉,作为绕圈赛起终点的海湖体育中心,现场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工作人员,各路媒体也陆续到达,赛道旁边有观众早早地守候,现场氛围有序而又隐含蓄势待发的热情和紧张。

  作为环湖赛的老观众,杨洁跟往年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不过今年跟往年不一样的是,她和老公带上了快满八个月的女儿一起领略环湖赛的风采。

  “很期待今年的环湖赛,我听说有一些变化,更加充满挑战性,我相信会更加精彩。”杨洁说。

  “快看,巡游车队来了,还有无人机航拍,太棒了!”杨洁刚说完,旁边的观众就激动地“喊”开了。

  9时10分,阳光如一道利剑穿透乌云的遮蔽,天公作美,让西宁处在更加美丽、诗意的景色里,使各国车手在比赛之余,能够充分领略西宁乃至大美青海的多姿多彩。

  来自美国的媒体同行阿杜(Adow)在接受采访时说:“环湖赛是令人兴奋的赛事,每年都在成长。我希望青海能够把环湖赛办得跟环法赛一样,让越来越多人知道它并参与进来,通过更多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让大家尤其是我们外国人了解环湖赛,认识西宁和青海的美丽,吸引大家来这儿旅游!我作为媒体人,也愿意做出努力。”

  9时40分,各国选手已经在休息区等候、准备。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二学生马龙“见缝插针”,对外国选手和友人开展“青海形象”的问卷调查,“这次暑期实践的大课题是‘中国形象’,刚好环湖赛这样精彩的赛事完全能提升和展现青海乃至中国的形象。”马龙说。

  随着比赛的临近,海湖体育中心附近已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选手们一一亮相,赛道两旁的观众已经掩饰不住热情,欢呼声、小喇叭声、快门声扑面而来,如一股“热浪”,席卷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11时整,随着发令枪响,选手们在一片欢呼声中出发了,踏上了他们第一赛段7圈、共121公里的征程。

  车队沿五四西路顺时针方向骑行,先后经过桃李路、海晏路、胜利路、五岔路口、长江路、西关大街、冷湖路,最后回到五四西路,单圈17.24公里。

  “车队来了,车队来了!”随着空中直升机、开道摩托车轰隆隆的声音响起,中心广场上的群众挥舞着彩旗欢呼起来,欢呼声、喝彩声、加油声瞬间在中心广场汇成了欢腾的海洋。选手们如离弦之箭疾驰而来,亮丽的色彩令在孙女儿陪伴下观看比赛的82岁奶奶杨树清高兴地直说:“好!好!大家都加油啊!”

  随着比赛推进,选手们分为小集团和大集团两大“阵营”,小集团的选手们在前面“一马当先”,大集团的选手们组成的队伍如孔雀开屏的尾巴一般漂亮,整个“集团”有序推进,领骑车手充分保证队友能力的发挥和优势的展现。赛道上,你用战术突围,我紧“咬”不放,不断超越不断突破,精彩纷呈。

  随着冲刺阶段的来临,大集团的队形渐渐改变,形成了壮观的火车头阵型,队伍宽度在不断变宽,不断有人想突破往前冲。临近终点,从隧道穿越而出之后,队伍开始分散,各自发力,最后的冲刺,最后的拼搏,迎来最终的甘甜果实。

  “太精彩了!真是激情四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姚洪掩饰不住激动地说。

   环湖赛生态之旅碧水青山伴你行

  7月伊始,连日来的细雨不断冲刷着西宁城的每个角落,城市内的植被在雨水的洗刷下翠绿盎然,原本炎热的夏季也被一阵“清新”替代,这种天气和环境正适合运动员们比赛。

  雨水一路汇入南川河中,消失了它的影子。“以往一下雨,那个河道口全是冲刷堆积的垃圾,臭烘烘可难闻了,”途径中心广场的王玉兰是这样描绘以前的河道的。而现在的河道口不同以往,整个河道看起来十分的清澈。有位以前从事过河道清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几乎一周清理好几次河道,每次都是一船一船,现在你看河面上,基本上看不见渣滓,也没有熏臭味。”

  近年来,西宁市在南、北川河,湟水河及三县的中小河流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程,共计治理河道58.2公里,修建防洪堤116.86公里,河道绿化38公里。通过河道整治,将西宁市河道防洪标准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县级五十年一遇,市区百年一遇;同时结合防洪工程建设,在沿河两岸布设污水截流管道,将原先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通过河道两岸的景观建设,形成一河两绿的滨河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城市品位。

  顺着水流的方向一直往下,在北段有不少市民在河道中间的栈道散步、休息。65岁的段发元大爷正带着孙子在河岸边垂钓,而孙子则在下面的小池子边嬉水。段大爷说他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孙子来这里。

  7月5日,环湖赛西宁绕城赛段拉开了帷幕。从海湖新区一路而行,在晴天碧日下伴随运动员的除了两旁加油欢呼的路人外,还有刚换上盛装的树木和绿草。为使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西宁市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绿化美化和城区“三河六岸”绿色滨河景观带建设,构建以城区为核心、南北两山为屏障、县域为纵深的三环生态布局。通过天保、三北、退耕还林、沙棘基地建设及重点公益林高标准造林、四边绿化、机场高速(西宁段)沿线环境整治绿化景观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0.17万亩,封山育林45.04万亩。通过实施大南山绿色屏障绿化工程,共计完成6.23万亩高标准造林。

   环湖赛和谐之旅环湖赛路边的“精品小镇”

  在每年环湖赛必经的日月山阴的109国道边上,有一个这样的村子。

  每家每户被一条条硬化路连接着,路旁的太阳能路灯齐刷刷排列着,显得十分整洁靓丽,超市、卫生室、文化图书馆、健身广场、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齐全,俨然是一座精品小城镇——这就是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克素尔村。

  要说这座崭新的村庄缘何有今天的面貌,担任了4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铁建国功不可没。

  2007年,克素尔村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虽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是下来了,但是大多数村民都持观望的态度,起初只有23户实施了搬迁,于是铁书记和其他村干部一道上门走访,挨家挨户去动员。看到规划统一,建设整齐的新居图案,大家的顾虑都消除了,三年内全村农户全部实施了统一搬迁,借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精品小城镇也开始有了雏形。

  一直以来,克素尔村群众的收入主要依赖于青稞、油菜种植。为了让住上新房子的村民们有条增收的新路子,铁建国又开始引导和鼓励群众走“产业带基地、企业带农户、专业户带散户”的路子,并集中修建了用来种植双孢菇的日光节能温室200栋,现在已经有160户村民参加种植。除了温棚外,村里还建起了120栋标准化畜棚,主要从事牛羊贩运育肥,实施舍饲圈养,有效提高了村民牛羊养殖的质量和数量。目前,村里规模养殖户就有20户,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

  逢年过节,铁建国总是不忘贫困群众,挨个登门走访,与低保户、贫困户谈谈心,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帮上的忙。铁建国还会经常性地向广大党员和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的必要性,不论是在党员大会还是去农户家中慰问的时候,反正一有机会他就会说个不停,而正是靠着他这样的毅力,一件又一件纠纷和矛盾在经过他反复调解下被解决。

  如今,在增收产业发展和美丽村庄建设“双引擎”的推动下,克素尔村这座“精品小镇”的内容越来越充实,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环湖赛文化之旅丝路繁华的见证者——青唐城遗址

  南北朝时期,自汉以来形成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通道被先后出现的前凉、后凉、北凉、西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所隔阻,商旅无法通过。然而青海境内的吐谷浑对商业采取鼓励和保护措施,因而东西方贸易和交往改走青海道(亦称羌中道),称作“丝绸南路”,地处此路、占领东南西北要冲的今西宁,是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是商品交换、集散地。但随着历史发展,青海道在南北朝时期的枢纽功能逐渐消失,慢慢退出了丝绸之路的舞台。

  西宁,唐朝称鄯城。安史之乱后,被吐蕃人控制,改名青唐城。西夏国兴起,来往商队为避免战乱及重税,改走青海道,青唐城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的重镇,青海道再次繁荣起来。

  如今,作为丝绸之路繁华的见证者,位于西宁南绕城快速路边的青唐城遗址以一种静默的姿态,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曾经的繁华。

  历史上的青唐城建于公元1034年,宋人李远《青唐录》有载:“城枕湟水之南,广二十里,旁开八门,中有隔城,以门通之,为东西二城。”西为“王城”,东为“商城”。青唐城规模较大、规制较高、经济繁荣,那一时期是西宁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如今,为保护历史文化遗存,西宁市扩地建园,融古迹保护与城市园林建设为一体,建有青唐遗韵、边城风物、残垣怀古、古道掠影、历史沿革五大景点,并且广泛种植花草树木,开辟景点,配制石砌墙栏等,建成了具有古风今韵、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融会的青唐城遗址公园。(潘玲 苏烽  )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