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粮增收可持续 ——全省粮油生产形势趋稳向好 丰收已成定局
今年,我省局部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但各级农牧部门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以打造“粮油百亿元产业”为抓手,狠抓各项增产增收措施落实,科学应对灾害,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全省粮油生产形势趋稳向好,丰收已成定局,呈现出起点高、工作实、政策稳、基础牢的良好局面。
据农牧部门预计,全省粮食总产114.21万吨,较上年增加0.41万吨,连续10年突破100万吨大关,油料总产30.02万吨,连续9年突破30万吨大关,种植粮油作物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59元左右。
结构趋优转特
技术落实到位
入春以来,我省出现多次降水天气过程,土壤墒情为历年来最好的一年。各地利用良好墒情,抢墒播种,进度比正常年景快10天以上,为春播生产和农作物出苗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省将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头戏”,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强调以养带种、合理改种,种植结构呈现出“五增三减”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67万公顷,增加0.167万公顷,其中小麦、青稞、玉米和其他作分别增加;油料作物、马铃薯、豆类有所减少。
特别是发挥了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作用,积极拓展服务区域,重点技术落实到位。全省供应各类农作物种子3064.2万千克,同比增加618.7万千克,春播期间商品种子供应量达到2934.45万千克,超额完成了2000万千克的供种计划,较好地解决了春播生产用种。其中良种覆盖率达到96.7%,马铃薯脱毒化率稳定在89%。
同时,收储备国家救灾备荒种子130万千克,其中申请动用80万千克,解决了灾区1.01万公顷的大田用种问题。继续开展藜麦种植风险性评估生态学特性研究、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营养品质测定等试验,审定通过“青藜一号”。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8.67万公顷,建立粮油高产示范面积2.67万公顷以上,并在湟中、互助两县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开展了“万、千、百、户”示范工程。
今年,在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进行“粮油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示范区展示,建立105公顷的大区“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展示”,建立小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展示”13.33公顷,油菜平均亩产达到251.6千克,比当地油菜平均亩增产10%以上。
我省农业部门全面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切实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提倡增施有机肥,化肥用量得到控制,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农药用量相对减少。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通过实行绿肥种植、秸秆腐熟还田、土壤改良综合培肥、粮食作物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示范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1.53万公顷,对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产生了明显作用。
据了解,今年用于粮油生产的财政资金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全省共安排粮油生产财政支农资金93552.76万元,比上年增加7199.76万元,增长8.34%,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5004.76万元,农业种子工程1650万元,重点农业技术推广2898万元。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既增强了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主动性,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农机耕作水平提升
今年,省农牧厅抽调40名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8个备耕春播工作组,分赴各市州农业县开展“四促进四强化”督导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地实行行政干部包区域、包面积,业务干部包技术、包服务,共同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农牧部门共派出200多个工作组500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春播生产一线,加强春播生产指导服务,形成了省、州(市)、县、乡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从去年冬季开始,各级农牧部门积极配合供销部门,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调储供应和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保证数量足额到位。全省投入各类化肥27万吨、农药1400吨、农膜0.73万吨。种子部门认真做好农作物特别是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等种子供应工作,保证了用种数量和质量,确保了生产用种安全。
各级农机部门利用去冬今春农闲季节,将农机检修、农机推广、安全检验、技术培训工作相结合,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机手作业、检修农机具,全省共检修农机具14.5万台(次),投入农机技术人员4300人(次),培训农机操作手1.01万人(次)。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力军作用,开展快捷、高标准、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机耕、机播面积分别达到31.33万公顷、28万公顷,机械化耕作水平逐步提升,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支撑。
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紧紧围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全膜覆盖栽培、农作物繁制种等实用技术,启动实施了农牧民科技大培训活动,统筹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基层农技人员和特岗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着力打通科技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完成新型职业农牧民1.68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15%,其中,培训生产经营型农牧民8302人,专业技能型农牧民4670人,专业服务型农牧民3915人。认定新型职业农牧民2823人。
今年,我省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共整合补贴资金6.5亿元,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面积48.87万公顷,通过“一卡通”以现金方式直接补贴给了农户和农场职工,确保了惠农资金落实,为进一步深化农牧业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完善粮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粮食生产,实现“藏粮于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严防坑农害农行为,各级农牧部门积极配合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农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假售假等坑农害农行为,严把农资市场关口,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了“放心农资”。
针对今年超强厄尔尼诺带来影响,我省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和民政等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突出农田“四情”监测,抓好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全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采集农情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实现了信息采集标准化、传输自动化、分析智能化,为有效组织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减灾工作赢得了主动。(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