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民和首战功成
图为已并网发电的隆治乡张家村光伏电站
蜿蜒入户的硬化村道、新颖别致的活动广场、镶嵌村间的家庭牧场、焕然一新的农家小院……这是记者隆冬季节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庄乡台集村时看到的贫困村里的新变化。
大庄乡台集村的变化,只是民和县实施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民和县,因区位优势显著被赋予“青海东大门”的声誉,也因气候温润而享有河湟谷地“瓜果之乡”美称。
然而,由于发展基础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民和县也一直是国定贫困县。虽然,民和县也曾富有成效地抓扶贫工作,但贫困的阴霾一直笼罩着位处青海门户的这片热土。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青海高原,也吹进了青海东部的门户大地,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上搅动起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浓浓春潮。
精准扶贫不再是大水漫灌,只有精准识别,才能做到精准施策,靶向扶贫。为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组逐户走访、挨家登记,共精准识别贫困村125个村、贫困户10641户、贫困人口42232人。
在精准识别和精准把脉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民和县出台专项方案,确定到2019年全县10641户贫困户、42232名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攻坚目标。
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打响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民和县确定的首战目标是完成25个贫困村退出、2152户8902人整体脱贫。
对民和这样的国定贫困县来说,脱贫攻坚,目标是振奋人心的,任务是艰巨繁重的。当然,民和县委县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
为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民和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总指挥,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为总督导的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帮扶、能力素质提升、平安乡村建设等6个专项工作小组,形成了“县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指挥网络服务体系,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因户施策,精准滴灌,挂图作战,靶向扶贫。同时以大数据平台实施精准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督促检查精准、考核评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是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先锋队,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主阵地上,他们肩负着组织赋予的脱贫攻坚使命,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埋头苦干、踏实工作、热情奉献,把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扶贫一线,把党的扶贫阳光不折不扣地洒进贫困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厚爱,也出现了民和县大庄乡台集村64户贫困户摁上红手印挽留第一书记王斌云再驻村帮扶一年的感人画面。
脱贫攻坚,投资是核心支撑。民和县坚持“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项目、投资、精力等齐力向精准扶贫这个民生“池子”集结,形成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贫困村集结。2016年该县大投资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有力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投资1.92亿元实施74个贫困村的村级道路硬化990.37公里,投资1612.52万元实施25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4862万元实施完成贫困户照明线路建设、移民搬迁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投资84万元建成25个脱贫村标准化卫生室,投资2250万元修建25个贫困村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投资7089.5万元对13个贫困村的2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脱贫户危旧房改造1563户, 125个贫困村实施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
产业扶贫工程向贫困村汇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大力发展枸杞、核桃、饲草、中藏药材、油用牡丹等附加值较高的“一村一品”产业,在各贫困村创建100-500亩的示范基地,创建74个特色产业村,种植面积达7.2万亩。以家庭牧场建设为主导,深入推进“万户百万只”工程,投入3000万元政府储备金扶持全县2795户贫困户实施家庭牧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补助人均5400元的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179户9145人共4938.3万元,发放户均3-5万元贴息贷款302户926.3万元。据了解,民和县今年从省上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43亿元,其中产业扶持资金就占到4790万元。
行业扶贫向贫困村发力。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全县已建成运营的农村电商服务站69个,当地特色产品外销交易额200余万元。投资1.15亿元在5个贫困村实施的1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受益贫困户561户。在全县125个贫困村各投入互助金50万元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投资240万元完成贫困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317名。争取国际农发基金1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项目。在西沟、古鄯等乡镇扶持400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家庭宾馆等旅游项目。加大教育扶贫力度,2016年免除贫困户在校学生义务教育、学前保育等贫困大学生救助等费用448.85万元,对因家庭困难影响子女上大学的家庭一次性发放2500-3500元不等的教育救助金551人次155万元。探索资产收益脱贫,总堡、中川、古鄯等乡镇通过购买商铺、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带动698名贫困人口增收。
特别是在金融扶贫方面,民和县抢抓机遇,积极与国开行对接,在海东六县区率先申报获取15.82亿元的专项扶贫贷款,书写了海东推进金融扶贫的“民和速度”。这些专项扶贫贷款资金将用于贫困村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解决贫困村经济发展交通瓶颈、人畜饮水安全、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教育均衡发展、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等方面。
在抓好扶贫政策高效落实的同时,民和县建立了“村有帮扶单位,户有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格局,实现全县10641户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干部。截至目前,中央国家机关、省、市、县的106家定点帮扶单位,为民和县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捐款捐物累计达2224.8万元。帮扶单位协调落实项目56个,争取项目资金3262万元,帮助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60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95万元。
一年来的精准滴灌和靶向扶贫,让民和县125个贫困村在脱贫路上焕发生机、充满活力。这一年来,搞建设、抓产业、谋富路……民和县贫困村里可谓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大庄乡台集村的村民甚至发出“一年干了五年活”的感慨。繁忙景象背后的是日新月异的变迁,催生出的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核桃庄乡大库土村贫困户马海买告诉记者,国家扶持修建的家庭牧场为他发展养殖致富坚定了信心,去年就向亲戚借款4万元购进100只羊进行育肥,他要从这羊棚里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2017年年初,民和县脱贫攻坚工作迎接了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省级交叉验收考核。如何到2019年如期实现真脱贫,对民和县来说依然是一个不轻的考量。民和县委书记杨海林在前不久召开的县十六次党代会上指出,民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必须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八个精准”和“八个一批”要求,牢牢聚焦精准、始终突出苦干,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