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精准“组合拳”,打出青海扶贫新天地

18.01.2016  13:12

   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面对现状,我省立足省情,积极作为,动员全省力量,举全社会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战……

  草原上,一家家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一个个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扶贫产业园区拔地而起。

  原野上,一个个依山傍水、易地搬迁的整齐村落,一座座风格迥异的现代农庄,星辰般点缀着辽远空旷的大地。

  农家院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寻访问苦,听民心,解民忧,同吃同住,干部成了老乡的贴心人。

  ……

  行走今日青海,我们欣喜地发现,精准扶贫的政策阳光照进旮旯山窝,精准扶贫的活水无处不在流淌。

  一切是全省上下合力攻坚“贫困”民生短板的最直观表现,更是全省农牧区贫困人口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力见证。

  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5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扶贫工程,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全省实现减贫超百万人,年均减贫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6.36%降至13.2%。

  “离2020年只有四年多时间,扶贫工作不加力,不提质增效,贫困短板不及时补上,就会拖全面小康的后腿。”面对剩下的硬骨头,省委省政府立下坚定目标,发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百姓有期待,干部有责任,我们在打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摒弃眉毛胡子一把抓,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脚下的路“峰回路转”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关键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完成“最艰巨的任务”,离不开精准扶贫。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面对各地贫困状况和脱贫任务不同,我省坚持因人因地制宜、因人因地施策,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切实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扶贫攻坚工程。过去一年来,精准扶贫贯穿青海扶贫攻坚始终,精准施策,纵深推进。

  从“漫灌”到精细“滴灌”,我省启动实施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理办法,着力在1622个贫困村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个性化扶贫措施,算细账到户,选产业到户,送资金到户,建台账到户,切实做到一家一户制定脱贫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把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每家每户。

  从政府“一己之力”到全社会“共同面对”,以开展中国“扶贫日”活动为契机,我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去年扶贫日期间,全省共计捐款7429.7万元(含物资折价2800万元),这些款项全部用于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开发、建设。

  从“粗略识别”到“精准识别”,我省针对性提出“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在精准搞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扶贫攻坚向纵深迈进。

  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我省教育扶贫深入推进,增收致富产业扶贫力量日益强盛,由分散式扶贫向集约化、规模化扶贫转变,由以村为单位扶贫向整个片区扶贫转变,由靠政府扶持向发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省结合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成果,把最贫困的村和最贫困的人口,列为扶贫对象,大力推进精准扶贫。

   “指挥员”靠前指挥,“尖兵”下沉一线,扶贫力量集结到户到人

  “贫困的人家在哪里?贫困的原因在哪里?瞄得精细又准确,找准对象好下米。分类分别‘梳辫子’,梳得精细又准确,因人施策好脱贫……”去年以来,我省以精准识别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我省扶贫倡导“指挥员”靠前指挥,“尖兵”下沉一线,向贫困村“集结”。

  如果说驻村帮扶是一种“滴灌式”扶贫,那么,加强驻村工作队(组)建设就是为这种精准扶贫建好“管道”。去年十月,我省安排了上千名机关党员干部到1622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根据精准帮扶不漏一户一人的原则,按照既定目标、既定措施,真帮实扶,没有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队伍不撤、干部不换,不脱贫不脱钩。

  全村150户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460余名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泉水,20多名孤寡老人住进了幸福院,15户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全村无电户通上了照明电,协调交通部门修缮公路,方便了群众出行,全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明显改观……刚察县沙柳河镇恩乃村来了帮扶干部,一连串的实事加快落实,幸福落到了村民的心坎儿。

  根据部署,下派的驻村干部主要任务是推动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全面摸底调查村情和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分类建立信息档案和工作台账。帮助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牧民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

  就在前不久,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摩尔沟村迎来了省上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天还蒙蒙亮,五人工作组就开始逐一在前期认定的贫困户家中走访排查、出谋划策。

  “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帮扶干部全脱产,一门心思蹲点扶贫。”驻扎该村的“第一书记”李虎明说道。

   量身定制,产业“造血”,致富路延伸到了脚下

  我省自然环境脆弱,省内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扶贫开发“缺钱”“缺能人”“缺技术”问题突出。而立足当地实际,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唱好“特色经”,正成为全省扶贫攻坚“啃硬骨头”最有效的“利器”。

  “在园区工作有工资,加上扶贫入股分红,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近日,记者在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采访时,来自潘保村的贫困户多旦加说。自2014年以来,我省在8个市州的17个县(区、市),“量身定制”的扶贫新模式已使昔日里一个个贫困村搭上致富列车,迈向富裕之路。

  “围绕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进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是扶贫产业示范园的建设思路。”据省扶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省先期试点建成省级扶贫产业示范园4个,包括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玉树生产民族服饰及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核心基地、海东扶贫产业示范园区等。

  如今,按照“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增效益、带农(牧)户”思路而建立的产业园区,正把更多民生福利延伸到贫困群众的身边、脚下,辐射带动10余万贫困群众增收。

  “阿妈,我去上班了!”随着关门声,扎西巴毛开启了在玉树生产民族服饰及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园区工作的一天。她对到产业园区上班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在这里我不仅可以赚钱养家,最主要的是可以学习技能”。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我省围绕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根据当地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上千个,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特色林果、高原生态畜牧、蔬菜、饲草种植、中藏药材和奶牛七大特色扶贫产业。在实践中总结出最受贫困户欢迎的产业开发模式,如股份合作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联户经营型、土地流转型等不少模式。这些不同模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每村明确1至2个主导产业,做到了县有产业扶贫规划、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

  当青海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朝阳产业牵手扶贫开发,旅游精准扶贫的温暖阳光正洒向各地贫困角落,勾勒出一幅产业致富的新蓝图。

  倚靠白杨沟风景区的八宝镇白杨村村口,一处欧式风格的农家乐在去年旅游旺季正式开门迎客。农家乐促进了当地旅游,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2015年年初我省制定的十大精准扶贫产业中的旅游扶贫试点项目,安排资金1.16亿元,在全省条件成熟的53个贫困村启动开展试点,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诺木洪枸杞、青海老酸奶、昆仑雪菊、青稞奶茶……当“青海味道”在网上飘香,“电商扶贫”这样一条全新的扶贫路径,也正在青海兴起,很多农牧民也将这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称为脱贫致富的“电子天路”。

  通过产业这根“红线”,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从搭建“跨越平台”,到促进“产村相融”,再到实现“造血共赢”,提高“增收技能”,产业的兴起,发展方式的转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能力也不断提高。

   1:10撬动,金融为杠杆,“发展活水”润泽山村

  “贷款15万元能变成150万元”。几年前,这样的想法在村民心里还是一个愿景。就在2014年,得益于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一愿景变成了现实。这是发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的传奇故事。

  2014年,海晏县作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率先实施以金融扶贫资金带动地区发展举措,将30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在银行作质押,以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3000万元,切实解决了昔日贫困村“要发展、想发展、没有钱”的困窘。

  “主要得益于扶贫项目资金的强力支持,去年哈勒景村从县里争取到15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按照1:10的比例,可以从银行获得1500万元的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村民就可以打破资金瓶颈,大胆走产业发展之路,大家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海云颇为激动。

  金融扶贫深入推进,政银合作开辟扶贫新路子。

  2014年,我省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加大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的意见》实施,为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资金“瓶颈”提供了政策保障。

  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2015年至2020年,主办银行将为我省贫困地区发展提供100亿元的扶贫开发贷款,贷款利率执行最优惠利率,重点支持有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识别户,全力满足其发展贷款需求,解决贫困地区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去年年末,省扶贫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在西宁签署了《金融支持青海省扶贫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农发行将加大对我省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2016年—2018年,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信用贷款,扶持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全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易地扶贫搬迁,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政策性信贷支持,包括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光伏扶贫,重点支持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贫困地区利用荒山荒坡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增加贫困群众资产性收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挪出穷窝,易地搬迁,奏响生活新乐章

  我省多地山大沟深,旱灾频发。有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出路只有挪穷窝。

  湟源县波航乡麻尼台村过去处于浅山区,全村103户357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村民们辛苦一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此外,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娶亲难、上学难。

  如何破解群众的难心事?当地政府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易地搬迁。为了让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根据每户实情,量身定制扶贫方案,让搬迁村民都有稳定的增收门路。

  而麻尼台村仅仅是全省上百个扶贫搬迁项目村的一个小小缩影。

  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末,我省共安排资金约5.65亿元,实施易地扶贫项目124个,搬迁安置14956户、64434人。同年10月份已经全部完成住房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待建房完成后由行业部门配套建设,搬迁群众2016年10月份可全部搬迁入住。

  据悉,2011年—2015年,我省共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近21亿元,在8个市(州)、39个县(市)实施了457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近5.9万户、26万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三严重”(自然环境严酷、自然灾害严重、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三不通”(自来水不通、生活用电不通、硬化路不通)、“三不盖”(公共服务教育不覆盖、卫生不覆盖、广播电视和通讯不覆盖)、“三低”(生产效率低、经营效益低、群众收入低)地区的搬迁群众,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

  “动员全省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扎实开展扶贫攻坚,确保2020年实现整体稳定脱贫。”未来,扶贫攻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我省重要任务,面对今后五年的扶贫攻坚任务,我省将全力补好补齐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短板,保质保量实现全面小康。(孙海玲)

  

  [1]  [2]   [3]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