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别”是“精准 扶贫”的前提与保证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可以说,“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与保证。今后我省将每年进行一次精准识别,并实行第三方评估,对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笔者以为,“精准识别”必须在精准搞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做到阳光操作、透明运行、公平济困。
首先,应明确“贫”的具体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家庭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劳动力现状及全年的收支需求等具体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贫”的标准和评选政策,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通过会议、广播、墙报、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每一户家庭都能“对号入座”,让干部对“扶贫对象”心中有数,并对评定“扶贫对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其次,应摸准“贫”的基础数量,分别建卡立档。摸清贫困户底子,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挑出来,是“精准识别”的关键所在。而摸排扶贫对象牵涉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仅靠乡、村两级的干部力量恐怕难以完成。所以,各地应抽调专人从事这项工作,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告公示、抽查检验等多种手段和环节,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并分别建卡立档,确保不落下一户贫困家庭、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员,确保程序透明、评定公开,保证贫困户的认定相对公平公开。
再次,应建立选“贫”的动态机制,做到精准管理。“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一些家庭或个人致“贫”的因素消失后,通过相关的帮扶,可能很快就能脱了“贫”;而有些家庭或个人因意料不到的原因,很可能又成为了新的“扶贫对象”,所以,“贫困”是动态的,这就要求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管理水平。有关部门也应建立起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并根据相关标准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考核,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加以调整,使稳定脱贫的家庭或个人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而要“精准识别”,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结合“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方法,确保全面准确地识别贫困对象,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打牢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