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 精彩故事·高原军营:高原老兵陈勇的“种菜史”
5月的青藏高原依旧寒风凛冽,从格尔木出发之后的第一站——纳赤台兵站,这也是青藏线上保障汽车运输官兵食宿的重要兵站。
这里有青藏线上第一个高原无土栽培智能化蔬菜大棚——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高原生态氧吧”。一踏进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眼前是一派充满生机、绿意融融的景象,红黄绿各色相间的蔬菜长势喜人,生菜、西红柿、芹菜、紫甘蓝、油菜、小白菜等新鲜蔬菜尽收眼底。说起“高原生态氧吧”,62218部队21分队2011年入伍的贵州籍老兵陈勇有说不完的话。
以前,兵站的蔬菜供给全靠格尔木一星期往这里运送一次,由于天寒路远,很多蔬菜运到这里都已不新鲜甚至无法食用。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青藏兵站部决定在沿线兵站推广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2014年3月15日,在炊事班干了三年的陈勇,因为勤快聪明,被选中踏上了东行的列车去北京的蔬菜无土栽培培训班学习。
当年5月,在上级机关的帮助下,青藏兵站部投资120多万元引进智能种植技术,在纳赤台兵站建成了青藏线首座集抗风保温于一体的太阳能日光无土栽培智能蔬菜温室大棚。此时,经过两个月的学习,陈勇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纳赤台,担负起了种植蔬菜的重任。
万事开头难。由于温差、海拔的不同,一开始陈勇就遇到了两个大问题。在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大棚里,温室栽培主要依托16个长8米左右、高1.5米的梯形泡沫板作为栽培种植载体,里面布设了PVC管喷头,每隔15分钟向蔬菜根茎喷洒1次营养液。可是由于喷洒营养液的水池太小,总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好重新改建水池。水池可以拆了重建,可是育不出苗可怎么办?由于驻地气候恶劣,在平原能育出的苗在高原上什么都长不出来,这可愁坏了陈勇,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别的地方可以育出苗,我们这也绝对可以,一定要把事做成,那一阵子他跟战友们想了很多办法,常常是整夜整夜不睡觉,不断地琢磨,上网搜索,向专家请教,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一个小盘子里先用水把育苗的种子泡一下,再把种子放到营养土中栽培,就这样经过反复试验,到9月中旬,终于育出了苗。
为掌握高原特殊环境中蔬菜生长特性,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陈勇就蔬菜发芽、出土、长叶、开花和挂果的全过程逐一记录在案,列出蔬菜培育“课题表”,使育苗成活率达90%以上,创造了在风雪青藏线种植蔬菜的“生命奇迹”。
当年10月,陈勇和战友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们收获了第一批生菜、小白菜、西红柿,无土栽培智能蔬菜温室在纳赤台兵站试点成功。
现在,即使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冷季节,温室里仍然能生长出鲜嫩欲滴的蔬菜。这个温室还成为官兵的“高原生态氧吧”,他们在棚中摆放桌椅、书籍、乐器,业余时间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分享快乐。(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