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22.12.2014  23:30

吴海昆主任接受《青海学习报》专访

      记 者: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就生态保护作出新的部署。省发改委作为经济宏观调控部门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什么打算?

      吴海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地把生态保护作为对国家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无论是思路举措上,还是保护建设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据此,我们着力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制定并实施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及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西宁空气质量持续改观,湟水流域、交通干线环境综合治理进展顺利,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二是制定并实施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目前,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各项改革全面展开,特别是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集体林权流转、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论证等取得积极进展。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要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还要不要加快发展,会不会影响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选择了路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从规划编制、项目布局、资金安排、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落实。一是在规划编制上贯彻“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规划制定的始终,着眼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发展预期目标,对经济领域的重点产业、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生态产品供给的重点任务等,都将一一提出符合生态保护第一的相关指标,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在项目布局上贯彻“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全力落实国务院专题会议特殊支持政策,强化与国家部委的衔接,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增大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力度。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水源涵养等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和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专项生态工程。提高生态项目谋划能力,编制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二期、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东部干旱山区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规划,确保生态投资不减少、项目不断线。三是在深化改革上贯彻“生态保护第一”理念。依据《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抓好发改委牵头推进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多规合一”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调整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改革,并确保取得实效。

      记 者:“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请您谈谈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投资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支撑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海昆:“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就目前来看,虽然青海省发展经受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完成较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呈现出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区域城乡发展呈现新格局、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的鲜明特征。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1.05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64%,三年年均增长12.2%,超规划进度目标0.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6510元,相当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87.1%,居西部省区第6位;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8.56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5%,三年年均增长21.6%,超规划进度目标6.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86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三年年均增长26.6%。

    我们把抓好项目,扩大和优化投资,作为我省现阶段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支持藏区发展、支持玉树灾后重建等多重难得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突破常规、筹措资金、保证投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攀升、结构不断优化,三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58.26亿元,年均增长31%,超规划进度目标11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711元,居西部第2位。我们围绕稳增长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兰新二线全面建成标志着青海进入高铁时代,西格二线建成通车,格敦铁路开工建设。海西、海北、海南三州实现通高速,玉树、果洛、黄南三州高速化公路全面开工。西宁机场二期、德令哈机场建成投运,花土沟机场基本建成,果洛、祁连机场和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青藏联网、青新联网、玉树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运。我们围绕调结构加大循环经济领域投入,以投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发展。工业方面,通过实施“双百”行动,建设15个重大产业基地等措施,水泥、电解铝等高载能产业比重有所下降,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农业方面,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大规模“菜篮子”基地建设,骨干水利工程、土地开发整治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2013年,县级以上农牧业示范园区发展到27个,全省特色作物种植比例达83%,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1.5%。服务业方面,促进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建设城市服务业聚集区,朝阳物流园区、青海湖景区、热贡文化产业园等大项目推进迅速,新增A级以上旅游景区11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我们围绕惠民生将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向薄弱环节倾斜,切实增加社会事业方面投入,加快实施民生十项工程,发展共享性进一步提升。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师大新校区,在西宁、海东、海西组建职业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实施省级重点医院业务用房建设,加大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投入,医疗基础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建设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和奖励性住房43.88万套,建成城镇保障房27.07万套。

      这些成效显示,青海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正实实在在得到更多实惠,也表明投资在全省工作中的关系重大、作用突出、意义非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国家定向精准促投资和加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难得机遇,加紧谋划上报一批支撑青海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为青海省投资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项目基础。同时,抓住剩余不多的施工适宜期,加快2014年141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完成2880亿元的年度投资目标,确保西宁火车站站改、花土沟机场、引大济湟、新增光伏百万千瓦并网等项目按期完工或基本完工。

      记  者:发改委作为青海省经济宏观调控部门,近年来在抓重大问题研究上有什么建树?

      吴海昆: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搞调研、提建议、编规划、抓落实,不断增强对发展全局的统筹能力,努力当好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一是深入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先后完成了《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海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意见》《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等一批重要规划和政策,进一步理清了推动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二是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受宏观环境影响,近两年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准确研判经济走势的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为此,我们创新分析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月度数据监测库,强化与行业部门的协调联系,深入重点地区调查研究,坚持分季度对全省经济形势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抓好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十二五”以来,我们及时跟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抢抓政策机遇、以政策落实促增长方面狠下功夫,紧密结合实际,先后提出了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预调微调等一批重要政策的贯彻意见,有力地推动了政策落实到位。当前,按照省政府安排,正在抓两件事。第一,抓“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入谋划青海省“十三五”时期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第二,抓2014年总结和2015年谋划,研究提出2015年工作思路、指标建议和主要任务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当前和长远,集中力量抓好这两件事,把省委、省政府交办给我们的工作做好,以新的成绩努力提交一份不负重托的答卷。

      记  者:物价是近些年老百姓所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请问省发改委在这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明显的成效?

      吴海昆:近几年来,青海省价格总水平涨幅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非常关注。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省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艰苦,生产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量小,日常消费品自身供应能力不足,大部分从外省调运,运距长、流通费用高。二是随着近年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产品生产者转为消费者,加剧了农副产品供求矛盾,食品类价格上涨推动明显。

面对这种特殊局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保持价格平稳运行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统筹当前和长远,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努力遏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一是强化领导、建立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由省长担任召集人,先后召开19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价格调控工作。严格落实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将控制价格总水平涨幅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各级政府责任。筹集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加大稳控物价重点领域投入。建立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过高时向低收入群众发放物价补贴,减小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二是扩大生产、畅通流通。实施全省新一轮“菜蓝子”工程建设规划,推进蔬菜生产基地从沿湟水流域向沿黄河流域拓展,鼓励各市、州在四川等地开辟异地蔬菜生产基地,扩大蔬菜生产供应量。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由各地级政府在重要时段对农副产品运输企业给予一定政府补贴。三是增加投入、充实储备。建设改造了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扩大公益性早、晚市数量和规模,建成农副产品平价商店270余家,投放农副产品平价直销车40余辆。在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由政府组织调运农副产品投入市场,并对价格涨幅较高的牛羊肉和蔬菜实行补贴和限价措施。2013年10月份至2014年3月共投放政府平价粮油5.78万吨,2014年10月起又再次组织投放。建立省、市、县三级商品储备体系,扩大牛羊肉、猪肉和蔬菜储备规模。四是加大检查、严格执法。省政府授予工商部门临时价格监督检查权,公安、工商、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市场“霸头”,维护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通过多方努力,青海省市场价格调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市场各类消费品充足,没有出现大的价格波动,价格总水平涨幅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但由于青海的特殊因素,价格调控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稳定价格的基础还不稳固,上行压力仍然较大。今后,我们将继续把价格调控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落实好行之有效的一揽子稳控价格措施,努力为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更好的价格环境。

      记  者:最后,请您谈谈关于推进我省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有关情况。

      吴海昆:今年是改革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一年来,我们在省委全面深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周密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经济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呈现出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特色改革亮点纷呈、改革举措务实创新三个特点。发改委结合实际,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认真履行经济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员单位职责。研究制定《青海省201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单位、重要举措和进度安排。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委内行政审批事项29项,取消4项、下放13项、调整实施机关12项,制定《加强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意见》。公开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制定《省发展改革委重大民生工程决策听证规定》。三是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编制青海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缩减投资核准范围,下放水库、公路、城建、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项目核准权限至市、州级。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组织筛选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示范项目。四是推进价格改革,在水、电、气等价格改革上进行积极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履行好经济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员单位职责,注重抓落实、抓深化、抓启动,力促改革取得更多、更大成效。抓落实,对国家已出台政策措施的改革,结合省情研定出台相关方案和配套政策,积极争取试点,抓好贯彻落实;抓深化,继续深化已启动实施的改革任务,及时跟踪进展,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改革任务落地;抓启动,着力推进尚未启动的改革任务,摸清底数、衔接政策,提出改革路径和措施,确保改革及时启动。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