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抓品牌,我省“牛产业”上档升级系列报道之一 科技支撑,“大通牦牛”名远扬
编者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努力发挥区域优势和品种优势,调结构、抓品牌,倾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牦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着牦牛构建的肉品、牦牛绒、牦牛骨、牦牛奶、生物制品、旅游纪念品产业体系已见雏形,全省现有140多个牦牛肉品牌和20多个龙头加工企业,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贯党的十九大精神之时,带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本报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集中自身特色资源优势的牦牛产业蓬勃发展的系列报道,并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
经济聚焦
“现在进入展示区的牛群是三岁育成母牛群,共530头,全部为2013年出生,由大通牛场育种二大队的两群牛组成。全场三岁育成母牛群共有5群,数量1350余头,每群240-280余头,到4岁时再分群,转为核心群……”
时间回溯到2017年8月初,在水草丰沛、牦牛成群的大通种牛场,参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七届技术交流会暨牦牛产业高峰论坛的160多位来自国内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国家级新品种“大通牦牛”繁育和管理模式及技术措施进行了全面观摩。近2000头大通牦牛在牧场中的分群展示,更是令与会专家感到震撼,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1983年,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省畜牧总站全面开展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50项新技术之一。这项巨大的成果于2004年12月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的审定,定名为“大通牦牛”。
“肉牛牦牛产业体系之所以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高度重视,跟生猪并列第一体系,是实力和需求决定的,全国现在已建有29个试验站。”首席科学家曹兵海表示。
我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牦牛生产基地,存栏488.4万头,占到世界牦牛总数的30%以上,有“牦牛之都”的美称。其中能繁母牛248.0万头,年繁活犊牛148.2万头;年出栏143.3万头,出栏率30.2%;年生产牦牛肉18.74万吨,牦牛奶17.33万吨,牦牛绒3300吨。
大通牦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2005年以来累计向全省推广种公牛1.95万头,据不完全统计,其后裔在推广区已达130万头以上,十多年来给牦牛产区带来经济效益7.8亿元,已覆盖全省39个县,并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
时间再次回溯到2017年7月中旬——
一行载有500头大通牦牛的运输车队缓缓驶出了大通种牛场。这是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畜牧局和农民养殖合作社的客人们,从大通种牛场购买的种公牛,用于复壮、改良当地的牦牛品种,帮助当地牧民脱贫致富。
阿克陶县和大通种牛场共签订了700头种牦牛的购销协议,都是两岁龄的种公牛。
阿克陶县畜牧局工作人员买买提对记者说:“我们来到这相距三千公里远的地方,购买种牦牛,就是因为大通牦牛的品种非常好,亚克西。”
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告诉我们,“人工培育的大通牦牛,后裔繁活率达到75%,体重平均提高15%。推广区牧民普遍发映,大通牦牛后裔较当地牦牛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出肉率高等明显优势。”
据牧民们讲,大通牦牛与自家牛杂交的后代出生后能很快站起来,头大、腿粗,很少得病,后期发育快,表现了很强的高山耐寒、耐饥饿和抗病能力,两岁牛收购价比同龄家牦牛高出500元至700元。
“我们大通牦牛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广和培育作用,平均每年繁育牦牛1700头,大通牦牛保种基地,每年推广种公牛1000余头。”说起大通牦牛,种牛场育种三大队队长杨德青很自豪。
有了优良的牦牛品种,如何推广,才是关键。
自2005年,随着我省“百万牦牛复壮工程”的实施,大通牦牛开始大面积推广。这项工程实施以来,省财政厅每年下达“大通牦牛推广”项目,省农牧厅从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大通牛场开展牦牛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在全省大范围推广大通牦牛。
“大通牦牛的出生体重平均为13千克,刚生产完的母牛,不能马上放牧,要在定居点休养十天左右,此时要适当增加营养饲料的饲喂量,以满足泌乳的需求,牛犊降生14天左右,就可以一同外出放牧……”
大通牦牛养殖模式、犊牛全哺乳技术、早期育肥出栏技术、冷季暖棚养殖技术……这种对种牛推广地区农牧民进行的技术培训,大通种牛场每年要举办许多次,同时组织优秀党员干部、技术骨干组成跟踪调查服务小组,对种牛推广地区农牧民进行养殖技术扶贫。
在种牛推广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
才太加是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五谷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他开办了一家农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为了带动更多人致富,2016年又成立了一家牦牛肉干加工公司。
在公司上班的村民李贤军夫妻二人都患有残疾,家里非常困难。2016年,夫妻俩开始到牦牛肉干加工厂上班后,一家人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开始好起来。
才太加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牦牛肉干加工厂已经带动了村里的18个牧民增加收入,他们早上九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一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这样他们固定的收入有了,家里的活儿也能顾上。”
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认为,“大通牦牛在为全国牦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让广大牦牛产区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形成了牦牛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局面,为促进广大牧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据悉,我省每年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至贫困落后地区约300头左右,为贫困牧民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惠及牦牛产区26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并在共和、刚察、海晏、乌兰四个示范县建立了5个大通牦牛整村推广示范村,对牧民开展大通牦牛养殖配套技术培训,促进了牦牛产业的发展。
依托技术支撑,近年我省牦牛科研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青海省科技信息所对全国范围的检索查询,全国有关牦牛的科学研究成果共计300多项,其中,我省已取得130多项涉及牦牛的科研成果。
“我们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并在‘野牦牛驯化利用’、‘牦牛复壮’、‘牦牛犊的开发利用’、‘牦牛无角品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的成功,实现了一年一胎,更是打通了传统牦牛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可行路径;而牦牛现代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同步推进‘良种、良法、良料’建设,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制度化防疫、集约化经营。”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王会林说。(王玉娟)
记者点评: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农牧民福祉,产业兴旺,农牧民就有活儿干、有钱花。
大通牦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依托技术支撑,让“牛名”远扬。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强化成果转化及利用,带动特色农牧业发展,也让广大牦牛产区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形成了牦牛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局面。
未来,我们更应抓住契机,站在新的高度,着力实施“世界牦牛之都”品牌战略,让青海“畜”势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