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大结局:英校长认输 中国班考试胜出
8月19日,BBC二台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播出第三集(大结局)。这一回剧情有了大反转,前两集中被极具渲染的师生僵局、教学冲突、文化碰撞,在这一集化为双方的相互理解。
在第三集中,前两集的“大刺头”女生Sophie开始习惯了中式教育;调皮的学生Luca在数学教师邹海连的鼓励下,找到了学数学的自信;最后的考试比拼,中国教师所带的班级完胜其他班。
离别时,学生们依次与老师拥抱、合影,有些还红了眼眶。“这是目前为止我经历过的最诡异、但也是最精彩的经历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经历。”Rosie在回忆这段奇妙的旅程时显得神采飞扬,“为老师们欢呼三声!”
互联网上,各国网友的评论也同时反转。一名英国海外公民称,自己几十年前就是这样学习的,妥妥的有用。“现在我们用的什么启发式学习,并没有先进到哪儿去,却把传统教育给摒弃了。”
一名新西兰网友表示,孩子需要纪律和约束,“我不是倡导要回到那种使用暴力的旧年代,但现在这种软绵绵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我们应该继续的”。
不断地重复和板书?然而有效
延续前两集的基调,该纪录片的第三集仍是在一片骚动中开始。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迟到了,所有的人都要在午饭的时候留堂十分钟。” 抱着双臂,语气严肃,来自南京外国语中学的英语教师李爱云向英国学生们宣布着她的纪律。
课堂出现了一些骚动,但比起前两集,学生反应已缓和了许多,班上的学霸Phillippa甚至出言制止同学:“大家别吵了!”
对于“油盐不进”的英国学生,中国教师们逐渐强硬,对课堂的掌控也越来越好。
“这些老师已经没有一开始这么软了,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已经开始听讲了,也开始在课堂上做笔记,真正地开始学习了。”前两集中的“大刺头”Sophie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排斥中国教师,“这次体验并不是为了好玩,毕竟大家来上学都是为了学习,不是吗?”
在第二集中,中国教师要求的“不断地重复与抄板书”曾被英国校方强烈质疑。不过在经历过阵痛期后,英国学生觉得这一方式也并非完全不可取。
通过这样的方式,零基础学汉语的他们,在三周后已能写一篇小短文来描述家庭,面对BBC镜头,学习不是很好的Rosie表示,她的中文教师十分能切中要点,在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她的作业也只出现了一处错误。
中国班考试完胜
《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它还承担着比试的任务:
在中国教师带班一个月后,他们的学生将与另一批英国学生在数学、汉语、科学上进行大比拼,以从一个方面管窥中英教育“孰优孰劣”。
中式课堂步入正轨之际,博航特学校的英国教师们仍坚持原有的教育方法。博航特数学组组长Pete Whitworth认为,数学是要根据个性教授的学科,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喜欢上数学。
博航特校长Neil Strowger一直非常关注这项实验的进展,但他坦言,并不希望看到中式教育最终会击败英式教育。在和中国教师召开的例会上,博航特的教导主任甚至开玩笑说:“如果中国教育胜出,那接下来十年我们会考虑聘请中国老师来上课。”
在考试前的最后关头,双方都在铆着劲,试图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有效。
对于班上成绩较差的学生,邹海连使出了中国教师的杀手锏——补课。
调皮的学生Luca一开始拒绝了邹海连的良苦用心,逃掉了补课,但第二天邹海连的话鼓舞了他:“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可以变得更聪明,我不想你将来后悔现在没有努力地学习,你有信心吗?”
被BBC采访的Luca颇有感触,“当有人说你是一个有潜力的人,你就会觉得,我是可以做得更好。”镜头中,他开始变得自信,愿意完成对他来说很难的课程,愿意跟着中国教师的节奏去听讲。
Luca的转变并不是个例。问题学生Sophie开始积极回答问题,班级其他成员表现也渐入佳境,“其实Luca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事实上,他可能还是我的小组里学得最快的学生。但是如果他不愿意学,那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邹海连说。
扇子舞也成了师生间的桥梁。
在舞蹈课上,数理教师杨君唰的一下单手打开了扇子,一个小小的动作逗乐了学生,他们在杨君的带领下,挥舞着红色的绸扇,露出了笑容。Rosie表示:“我非常喜欢扇子舞,扇子和舞蹈是最棒的组合方式!”
“这是目前为止我经历过的最诡异、但也最有趣的经历”
中国教育与英国教育的对决,终于到了“决胜时刻”。
考试前夜,Sophie把所有的知识点抄录下来通读数遍,努力地把该记住的都刻在脑子里;Rosie则请来姐姐帮助她一起复习。
成绩发榜后,“中国班”学生近乎“碾压”对手:数学平均成绩67.74分(英国班54.84分),中文平均成绩46.88分(英国班36.46分),科学平均成绩58.33分(英国班50分)。
在数学成绩出来后,邹海连告诉Luca他的成绩是补课小组里最好的。“你快乐吗?”——在被中国教师这么问到时,Luca笃定地回答:“我很快乐!”
整个纪录片最温情的一幕,出现在别离的结尾。
杨君为曾在教室烧水喝茶的Josh准备了中国的茶叶,学生们依次与中国教师拥抱、合影,有些还红了眼眶。
“这是目前为止我经历过的最诡异、但也是最精彩的经历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经历。”Rosie在回忆这段奇妙的旅程时显得神采飞扬。“为老师们欢呼三声!”她大声地鼓动同学们。
中国教师赢了,实验结束了,但有关教育思考才开始。
邹海连感慨:“教学永远不是单方面的,永远包括两个方面:老师和学生。”李爱云说,或许胜利的原因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中国班的学习时间是英国班的两倍。
“我们可以考虑延长学时,但我们真的愿意让孩子每天花十五六个小时在学习上么?在我看来,这不是童年,而是监狱。”博航特校长Neil Strowger说,他正仔细考虑未来应该怎么做,关于教育的新一轮探究这才开始。
网友:中式教育就是被抛弃的英国传统教育
或许是中国班胜利的缘故,在第三集的评论下,英国网友对中国教育的指责大大减少,更多人开始憧憬这种“强硬的教育”。
“那并不是中国传统教育,而应该说是传统教育。”一名英国海外公民在网上说,自己几十年前就是这样学习的,妥妥的有用,“现在我们用的什么启发式学习,并没有先进到哪儿去,却把传统教育给摒弃了。”
网友Rochester更夸张:“我发现中国老师用的教育方法,和上世纪60年代我在重点中学里用的教育方法差不多啊。唯一的不同就是,如果当时我们有像片子里那样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的话,老师就会一个黑板擦甩过来,然后把他叫到校长办公室被打,再围着操场跑20圈,可不是这样谈谈心就能算了的。”
批评英国孩子不懂事的评论也获得了大量点赞:“一些英国家长遵循美国模式,对老师持有不信任、不尊重的态度,孩子们也把这种态度带进了学校。在1960年代,老师非常有力度的一句话是,需要我把你的家长请来学校一趟吗?如果现在这样说的话,学生们反而会理直气壮地回应:好吧,去跟我的家长谈吧,他们会帮我说话的。”
在牛津大学念本科的王荦端则认为,判断中英教育孰优孰劣,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王荦端在香港特区念了三年高中,接受过偏西方式的教学。他觉得,国外学生最关键学的东西不是在课堂里,而是课前的准备和阅读;而中国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课堂要理解教师在讲什么,以及课后的作业,两者都有各自利弊。
“在国外压力大,是因为自己要选择怎么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国内,压力来自于别人已给你分配好时间,你要在其中怎么做得更好。” 王荦端觉得,前者给了极大的选择权,但也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精英的更精英,堕落的更堕落;后者虽然限制了选择,但教育更公平均衡,“即使很差的学生,也不会被老师抛弃”。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