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行动:汽车维权难题多 细微之处防被坑

12.03.2015  10:38

  青海新闻网讯  不了解“三包” 花冤枉钱

  案例:2014年11月19日,市民李先生发现自己的车在行驶时有异响,检查发现差速器、中轴及输入轴和关联轴承出现故障,需要更换,但4S店称,工时费和材料费得李先生承担。

  李先生认为,他的车买来只行驶了三万公里,还在保修期。但是4S店工作人员解释,李先生的车辆没有按照三包质量手册的要求定期到4S店维护,所以根据规定,视为自动放弃车辆保修。李先生承担了维修费用,4S店则给予优惠。

  支招:市民李先生本可以免费维修,但是因为他没有按照4S店的规定,定期到4S店中保养车辆,所以属于自动放弃保修服务,维修费得自己掏。为了让以后维权更加便利,一定要按使用手册上的说明,定期到4S店做保养、维修,想要脱保的车主们要注意了。

   缺少维权证据 买新车吃哑巴亏

  案例:2014年5月28日,苏先生购买了一辆轿车,半年后,他突然发现汽车的车门处漆面裂开,便开车去4S店检查原因,4S店工作人员告知苏先生是以前维修不当导致的。

  苏先生说,他的车从来没有维修过,肯定是4S店在卖车之前进行的维修,要求4S店赔偿修车费和赔偿金。因双方都没有证据,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只能调解。最后协商下,4S店同意只给苏先生免费维修,不赔偿。

  支招:除了不能享受三包政策,对于可以享受三包的一些汽车,质量和故障原因的鉴定也成了大难题,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究竟是汽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还是消费者购买后使用造成的,谁都没办法鉴定,因为青海没有这方面的鉴定机构,只能去外地鉴定,既费精力也费金钱,从而维权变难。4S店虽然给苏先生免费修了车,但是车主们一定要在购买车时就仔细检查车身,避免日后出现问题。

   运用法律武器车主换了新车

  案例:2014年7月17日,市民刘先生在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轿车。25天后,刘先生开着自己的爱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离合器失灵,想到爱车只开了25天,行驶了2100公里就出现这么大问题,便要求4S店换车,但4S店认为这是刘先生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能退换。

  争执之后,刘先生拿出当时的三包凭证,认为销售者应该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因为情况符合三包,在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调解下,4S店只好给刘先生换了一辆新车。

  支招:刘先生是为数不多维权成功的例子,维权成功的原因是符合三包政策。但是要注意的是轿车购买日期,如果汽车是在三包政策之前,也就是2013年10月1日之前购买的,就不能享受三包政策。

   汽车维权难题多细微之处防被坑

  问题一:强制消费。强制让消费者在4S店办理保险业务、强制代理挂牌、隐瞒真实信息押证卖车,赚取利益。

  问题二:不公平合同条款。购车不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条款过于简单或者提车后直接将购车合同收回、混用定金和订金,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问题三:维修产生的服务费用问题。车辆在维修和保养时价格不明示,附带的保养维修项目多,还有些配件只换不修、过度保养、不能一次性解决故障、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从而让消费者多掏冤枉钱。问题四:延迟交付汽车合格证。因为资金原因,4S店一般都把合格证抵押给银行,车辆销售后,消费者拿不到汽车合格证,耽误车辆上牌照。

   走好买车三步减少维权尴尬

  第一步,初次选购汽车,不要轻易相信厂家的宣传和推销,在购车前就看好心仪的汽车,并且全方面比较性能、价位,比如理论油耗是否符合实际油耗,多久保养一次等。

  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如果有承诺,要签订书面合同,方便以后维权。如果汽车没有存货,需要交纳定金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标注交车时间和违约后的赔偿,方便日后维权。如果没有汽车合格证,上牌照将成问题,所以要尽快索要合格证,需要延迟交付,最好和销售商签订协议,明确交付时间和赔偿。

  第二步,选好汽车,准备购买时,要仔细观察车辆的外观及内饰是否存在损坏,车内重要零件是否正常,如有问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知销售商,要求更换车辆,最好邀请一位懂车的朋友一同查看,如果消费者提车后才发现问题,问题责任就无法确定,以后维权取证也会相当麻烦。

  第三步,当购买的汽车一切没有问题时,就要签订购车合同,这时要在合同中明确车型、配置、颜色、价格,要注意合同细节,对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是否认同,免费保养以时间计,还是以里程计。接着确认销售方的盖章名称与购车合同、发票上的名称是否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日后出现问题维权时对消费者非常不利。最后一定要保留好购车发票和三包凭证,作为维权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