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2014经济亮点:我省全力实现百姓安居梦

11.01.2015  10:32

  1月8日,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5万套,基本建成36万套,已有24万户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居住条件。2014年,我省安排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任务11.05万套(户),基本建成7.98万套(户),入住7.23万套(户)。

   连续三年我省自我加压建保障房

  自2008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实行“一把手”工程。

  我省在与国家签订目标责任的基础上,连续三年自我加压,将入住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2014年安排入住任务7.23万套(户),同时,连续3年提前安排启动下一年的项目。按照规划先行、项目跟着规划走的要求,对纳入年度计划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设立了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实施方案的前置条件,对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实施方案的项目不列入年度计划。

   创新机制让百姓住得舒心

  在省城柴达木路和泰居保障房小区内,一栋楼内居住的既有廉租房住户,也有公租房住户。刘伟是居住在23号楼的公租房住户,他刚参加工作,和女朋友准备在公租房内结婚。申请了公租房后,每月600元的租金,一对新人轻松拥有了新房。住在刘伟楼下的廉租房住户刘新是低保户,他家只需要每月交300元租金即可。公共租赁住房差别化租金标准,让他们可以少交房租,同一栋楼不同租金,这样的方式让每户住得都舒心。

  去年,我省将廉租住房全部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并根据保障对象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实行了公共租赁住房差别化租金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保障房制度,2014年,我省选择在贵德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加快保障性住房配售试点地区,为规范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积累经验。

   严格监管每套保障房都有“身份证”

  在保障房小区内,每套保障房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身份证”上除了标有保障房的名称、建成时间外,还有相关责任人的姓名及单位。

  这样的安排,得益于保障房强化项目监管,提高质量和品质的要求。保障房建设中,我省严把建筑用材、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关口,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责任制、永久性标牌制度等。同时,优化建筑设计,建筑立面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从2014年起,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保障性住房至少达到一星级标准。

  如何保证让困难群众住进保障房?我省严格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分配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优先供应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尽快组织入住。对基本建成的尚未交付使用的住房,提前开展对象确定等前期工作,做好保障性住房的预分配,使低收入家庭能够及时入住。(李艳芳)

  数字链接:

   去年7.23万户居民入住保障房

  2014年,我省安排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任务11.05万套(户),基本建成7.98万套(户),入住7.23万套(户)。2014年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11.05万套,基本建成8.09万套,入住7.58万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101%和105%。落实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5.28亿元。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