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GDP“9.2%” 再解“新常态”

04.02.2015  10:57

  2014年,我省将GDP预期增速从10.5%左右下调至9%以上,实际完成9.2%。今年,刚刚结束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生产总值增长8%。适应新常态,我省再次主动下调GDP增长目标。

  新的一年,青海经济数据的发布,自然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大热点。虽然这些数据看似离每个家庭的“小账本”有一定距离,但所透露的新信息和新内涵,却与你我息息相关,令人关注。

  先来看看最大的数据——GDP。2014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1亿元,增长9.2%以上,增速位居全国第十位。这一数据意味着,我省全面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和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调整后的目标任务。

  大数据中看民生,最可喜的成绩当然还是老百姓的收入。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不动摇,坚持“民生十件实事”不减力,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千方百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承诺全部兑现。

  这是一份获得“高分”的民生“答卷”。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83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6%、12.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在了GDP发展的前面。

  2014年,我省财税与金融合力支撑力度加大、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作用增强、农牧业增量提质、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服务业机构升级;

  民生投入超千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支出的75.6%。其中,就业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房建设走在前列、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体现、医疗条件继续改善……

  对于我省而言,主动下调GDP增长目标以适应新常态还有一个重要内容——“三江源坚持不考核GDP”,更加积极地推行生态保护第一战略。

  十年前,国家投资75亿元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与此同时,我省决定对地处“三江源”核心的地区不再考核GDP。

  位于“三江源”所在地的青海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生态作为最大的价值、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责任。

  将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指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并不是降低对发展的要求,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不但不会影响民生,而且给民生改善已经带来并将继续带来机遇。我们要坚定地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让全省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

  去年,我省本着务实精神下调GDP预期增长目标,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换取空间,助力转型升级;

  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半壁江山,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突破性化解;

  人口最密集的西宁市、海东市的空气优良率均在70%以上,“青海青、青海蓝”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2014年,我省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无疑将更加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省将继续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其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协调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十二五”国控目标。(王颖)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