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结核 共享健康——我省防治结核病工作显成效

23.03.2019  20:4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包拓业 报道) 2019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近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获悉,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活动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共同奋斗。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省结核病的疫情始终位居传染病发病的前列,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农村牧区。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降低结核病危害作为一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从组织领导、财政投入、规划制定、能力建设、资源配置、医疗保障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全省各地通过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健全防治服务体系、完善监测干预机制、强化人才能力建设、促进健康教育宣传等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结核病给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和负担,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到了社会认可。

  自2017年起,全省各地依照《青海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政策和措施,将“高发现率”“高治愈率”做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核心目标,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

  我省通过加大肺结核患者发现力度,推进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加强学校结核病控制,普及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结核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2018年我省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40/10万,2016年-2018年,全省共免费筛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肺结核密切接触者50587人,免费治疗肺结核患者12832例。

  为方便人民群众就诊,我省按照专病施策、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共计有49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每个县(区、市)都指定了至少一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消除结核病危害作为一项重点民生问题来抓,从政府承诺、财政投入、规划制定、机构完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机制调整、资源配置、医保报销比例提高等方面,千方百计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力争最大程度减轻结核病患者负担,有关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此外,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全面实施得到有力保障,“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防治工作机制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防治服务体系全面形成,有力的确保了全省人民身心健康,降低了社会医疗负担。

  下一步我省将从以下方面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在患者发现上下功夫。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将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特别是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等症状者进行重点排查,对所有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对所有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更多的潜在耐药结核病患者。

  在规范诊疗上下功夫。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将对结核病患者优先安排就诊。根据国家肺结核诊断标准、门诊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等有关技术指南要求,进行规范诊治,落实患者复查和随访检查,确保完成全程治疗和随访工作,提高治愈率。

  在全程管理上下功夫。各地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依法依规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做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随访管理,按规范要求督促患者定期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查。

  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校园结核病疫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提高学校结核病信息报告、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强化对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的技术支持,督促学校切实落实入学体检、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等防控措施,防止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二是继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对结核病患者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做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的筛查、诊治和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报告、转诊追踪、信息登记和治疗、随访管理等工作。对跨区域治疗的患者,转出地应及时将患者诊疗信息提供给转入地,做好信息衔接。三是加大疫情高发地区防治力度。今后,我省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等环节管理,提高防治能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