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2017年教育工作综述: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03.01.2018  02:10

  青海新闻网讯 海西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办高质量教育作为最紧要的民生大事,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去一年,海西州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州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教育稳步发展。

  全州顺利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7年10月,都兰县、乌兰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至此,全州8个地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教育精准扶贫全面解决因学致贫问题。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全面落实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

  对口援建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落实浙江省属高校面向海西定向招生计划25个;海西州2市3县与浙江对口帮扶地区签订了新一轮对口支援协议;引进浙江省5所重点高职院校和1所国家级中职学校对口帮扶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海西州职校);引进宁波镇海中学等4所浙江省重点高中对口帮扶海西州高级中学。

  优先普惠发展学前教育

  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海西州出台了《海西州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海西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实施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全州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6所。“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园长的办园理念和管理水平,我参加了7月份在南京举办全州幼儿园园长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邀请知名的教育专家为我们授课,还以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教学方式,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德令哈市幼儿园园长王永红说。8月海西州首个学前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在南京康轩文教集团挂牌成立,成为海西州学前教育对外交流、交融、交往的纽带,加强了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提升幼教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推动了全州幼教事业优先普惠发展。

  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

  教育部下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办法》对前期通过验收的六个地区提出了新的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保证全州各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顺利开展安排了专项督导。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积极按国家、省上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狠抓义务教育巩固工作;积极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18年全部消除格尔木、都兰等地大班额现象。开展适龄儿童少年入寺登记劝返工作,目前已劝返19名入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出台《海西州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方案》,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质量特色发展高中教育

  根据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求,对全州14所高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召开全州教学质量分析会,对今年全州教学质量监测、中考、高考成绩进行认真分析,要求各地牢固树立质量特色发展高中教育的办学理念,在有特色、高质量上狠下功夫,确保中考、高考成绩得到提升;州内14所高中分别同对口援助的浙江省各重点高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从教育教学管理到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今年秋季开学,州高级中学、都兰县高级中学与成都七中构建同步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惠共享。都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张平说:“刚开始办‘网班’的时候,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老师也不知所措,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用,学生们开始接受这种形式,老师也慢慢转变角色,‘网班’在弥补我们的短板上作用还是很大,希望以后从小学就开办‘网班’,让学生们更早跟上学习节奏。”

  品牌专业发展职业教育

  围绕德技并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围绕顺应海西产业发展,整合一切资源办好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和格尔木职业技术学校着手在学院(校)创新打造精品专业品牌上下功夫,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做精医学,做强化工、机电等区域特色专业,做优汽车维修与销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应用专业;加大招生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州两所职校共招收中职学生2260人,完成省定2200人的目标;成人教育学员招生800人。完成各类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2068人。

  优质传承发展民族教育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聚焦民族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学校配套设施,推进异地办班,创新民族地区教育模式,缩小发展差距。积极做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的修订工作;按照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7年全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班的通知》精神,组织全州民族学校10名教师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民族教师的业务水平;按照国家“八协办”要求,2017年安排海西州蒙古族学校50名优秀高三毕业生在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内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深造学习。

  至2017年底,全州中小学共有82所(不包括青海油田子弟学校),初级中学33所,小学35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60105人;共有教职工4321人;幼儿园87所,在园幼儿15575人,教职工1406人;职业院校3所,在校学生7213人,教职工286人。

  经初步测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完成省定目标;中职招生人数2260人,超出省定目标60人;2016年下达教育项目完工率达到98.3%,超出省定目标3.3个百分点,2017年下达教育项目开工率达到84.2%,超出省定目标4.2个百分点;乌兰县、都兰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记者感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教育的意义无需多言,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我们州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及教育的部分必不可少,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州委书记文国栋提出“要把办高质量教育作为最紧要的民生大事,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用‘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方式发展教育,对我们这个欠发达的地区而言毫不夸张,也表明了州委州政府对发展教育的决心,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在开拓思想,寻找符合海西州发展的教育事业发展之路,通过引进发达地区先进教育、开办“网班”、学生交流、教师培训等各种有效手段来弥补我们的短板,也是通过全州上下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海西州8个地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率先在全省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喜人成绩。

  人民热爱生活,也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切话题,也是州委州政府关心的热点。在前不久,州委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理论务虚会上,很多与会领导都对发展海西州教育事业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一直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作为最重的责任、最好的政绩,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使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也希望海西州教育事业在州委州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更上一层楼,让海西各族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