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从海东来

22.04.2016  04:05

  青海新闻网讯

  海东,是青海省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海拔相对较低,虽然总面积只占全省面积的1.83% ,却承载着全省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影响,海东自然条件呈现出高寒干旱的特点,年蒸发量1581.3毫米,是年降水量的4.2倍。绿色,一直是这片土地上十分缺少又极度期待的颜色。

  撤地设市以来,海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4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

  在全市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同时,不难发现,长久以来,如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共赢的路子,才是海东人一直探寻的目标。

  2013年起,为进一步提升青海“东大门”的形象,建设一座高原山水园林城市,一场以“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绿屏障

  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对于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的村民而言,山大沟深这四个字,足以形容他们的家乡。

  沿着村道一路向前,车窗左侧的山坡上,种满了一排排树苗。虽然春风尚未吹开枝头的绿意,但淡绿色的嫩芽早已爬满了枝条。透过树枝的间隙,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

  在半山腰处的防护站,三名护林员正准备吃午饭。“早上刚去下面的坡地上种完树!”喇莲桂笑着说。喇莲桂嫁到杨家山近30年,在她早年的印象中,这个在当地干旱得出了名的村子,只有三个字——光秃秃。

  可如今在山上竖起来的绿屏障,多亏了村上的老支书杨泗林。

  1998年,杨泗林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荒山的合同。1999年春,64岁的杨泗林扛着铁锨带领村民上山种树。早饭后出门,中午,就地喝口茶,吃点干粮,稍事休息又接着干,79岁之前,杨泗林每天的生活基本如此。

  “山上种树,最金贵的就是水。”为了树苗“喝”上水,杨泗林和村民们用架子车拉水浇树,给村道旁的树木专门拉引水管线、打维修井,雨夜里起身挖塄坎给树苗堵水、引水……虽然下足了功夫,可因为干旱,同样树龄的山区树木要比川水地区小很多。整整一年时间,杨家山的一枚榆钱才能长成两三寸高的小苗。

  但是杨泗林和他的老乡们没有放弃。寒来暑往,17年的时光在栽树、补树苗间流逝。杨泗林在杨家山种植的青杨、榆树多达50公顷。“除了老书记种的树,我们村上还退耕还林了133公顷,绿化面积达500多公顷!”村民马四珠介绍说。在杨泗林的带动下,全村男女老少都愿意为家乡的绿化出一份力。曾经的荒坡如今早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榆树林。不仅如此,房前屋后、山山洼洼都被村民们种满了树。

  “前年夏天下大雨,旁边的山沟都发洪水了。多亏了这片树林,我们村里才没事!”喇莲桂感激地说。

  在乐都,土山变绿山的不仅仅是杨家山。乐都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赵旭东告诉记者,今年全区南山造林面积为333.2公顷。3月18日开始入山整地,随后造林工作全面启动。

  在“十二五”期间,海东市启动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2893公顷,单项绿化面积规模创全省之最,天保、三北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32%。

   绿河谷

  流淌着欢快的音符

  过去五年间,海东市湟水流域治理成效明显,不仅与西宁、兰州建立了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增强区域污染治理能力,还在沿湟四县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二期的扩建工程。另外,全市新建污水管网221公里,整治排污口107个,日截流污水3400多吨,完成部分涉水企业污水深度治理。还开工建设乐都、互助、民和3个尾水湿地和平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湟水河民和桥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3.3%。

  随之而来的“绿河谷”建设工程,更是提出围绕高速公路和铁路“两路”、湟水河和黄河“两岸”进一步完善路网的绿化美化,大力实施“两岸”人工林基地建设,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为不断提升黄河谷地绿色发展基础水平,我们把经济林木种植作为推进生态绿化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仅工程启动那年,全区就投入378万元种植核桃苗木27万株、枣树苗6万株、白杨树苗6万株,新增核桃种植面积达400公顷。“海东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如是说。

  作为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的建设布局,为创建绿色家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突出县境内湟水河流域南岸造林绿化工作,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2015年,全县完成了湟水河流域百万亩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项目造林近967公顷。

  “这两年民和的绿化工作搞得好!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什么能比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天蓝、水清、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我们这心里,就舒坦了。”家住县城北大街的马明虎笑着说。

   绿城区

  天天住在花园里

  “这一个月,可把我忙坏了。”一听到记者想要采访城区的绿化工作,平安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下属的绿化施工队队长苏成才忍不住打趣道。“今年,我们的任务是完成8公顷的城镇园林绿化任务,但种树这个工作季节性强,只能从3月下旬干到这个月下旬,为了保证成活率,我们必须得抢抓时间。”

  城区的绿化工作干得好,居民的生活环境自然好。可在平安,绿化工作不仅仅在城区。平安区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党成禄告诉记者,自市上开展“三绿”工程以来,平安区同步推行“五绿”工程,即在“三绿”的基础上,打造“绿庭院”、“绿村庄”。

  地处三合镇新庄村南端的条岭新村是个搬迁村。全村39户、180余人。在被确定为2015年新农村村庄绿化村后,政府投资25万元在条岭村完成了村道绿化、庭院巷道绿化、公共绿地绿化等建设项目。

  “以前村子在山尖尖上,条件特别苦。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村上的三十几户都搬到了这里,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去年,政府还给村上种了树,你说我们这日子,是不是比城里还好!”看着房前屋后的一株株树苗,村民张秀英激动地说。

  有了“外在美”,村民们都开始注重起了”内在美”。一领到林业局提供的苗木和花种,村民谢台芳就赶紧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起来。按照谢大妈的话说,村上都这么漂亮,家里肯定也要收拾好。

  “去年,我们完成了包括条岭村在内的21个村子的村庄绿化。今年,我们将完成7个村。按照计划,不出两年,就能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村庄绿化工程全覆盖。”党成禄笑着说

  “今年,我们林业部门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2000公顷。”海东市林业局局长杜萍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海东将继续扶持推进重点营造林工程,统筹城乡绿化,突出重点区域景观绿化。全区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24666.67公顷,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