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黄龙”只为绿染戈壁——海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因为这些年不停地栽树植草,风沙比以前小多了。说起来以前的风沙大得让人不敢信。曾经有过一夜风沙过后,堆起的沙土能推倒一堵墙。现在越来越多的树像一道道墙遮了风、挡了沙,村子也跟着变了样。”德令哈市柯鲁柯镇60多岁的村民高占军的一番话,生动印证了生态建设为海西带来的变化。
走进八百里瀚海戈壁,曾经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最强烈的撞击,是源于这块土地外化的空旷与苍茫。“风吹石头跑”,也曾经是这块莽原在没有生态屏障庇护下,任由风沙肆虐的写照。
柴达木盆地既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也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亿多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是全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生态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区域。
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稳压器”和重要引擎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对中央和我省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和任务,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动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责任和担当,展现出富有时代内涵的新作为、新进展。
数据显示,海西州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42亿亩中,流沙地2004万亩,占14.1%;半固定沙地1533万亩,占10.8%;固定沙地1089万亩,占7.6%;戈壁滩6164万亩,占43.3%;风蚀残丘2542万亩,占17.8%;潜在沙漠化土地910.5万亩,占6.4%。海西州矢志扼住“黄龙”的生态保护持久战,之所以只有冲锋,没有休止,皆源于这组沉重的数字。在信念与力量的考量中,“黄龙”在消歇怯步,绿色之帜在向前招展。
以“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兼治”的总体思路,海西州从久远的年代在荒漠中植下棵棵红柳、以农场为基点向周边扩绿的“农场文化”中吸取精神资源,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将触角伸向荒漠戈壁。《海西州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海西州沙区植被保护条例》、《海西州沙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州野生黑枸杞保护条例》等一项项保护和建设措施,在沙区扎下根须。海西由此实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艰辛转身。一行行治沙的足迹伸向哪里,扩增的绿化面积就带向哪里,全州相继完成沙区公益林1835万亩,人工造林228万亩,封沙育林191万亩,人工种草25万亩,工程治沙8000亩……一抹抹绿色在走过昔日“向西越来越荒凉”后,汇聚成渐行渐好的一派勃勃生机与活力。
柴达木梭梭林、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携手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向外辐射,将675万亩的土地揽于“怀抱”之中保护起来。乌图美仁等3个重点封禁保护区,将1323万亩的区域划了进来,在休养生息中,孕育出彰显生态活力的未来“海西风景”。
在向荒漠戈壁的挑战中,见证着海西举全州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海西州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局,以十年累计14亿元以上的投入,换来1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500余万亩、保护沙生植被面积达183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06%提升到3.2%。资金的保障在铺开的绿色画卷中,显现出生态和社会双重效应。
——与省交通厅牵手,以4100万元投入,完成大水桥—鱼卡高速公路两侧围栏封护956公里。完成怀头他拉、饮马峡等服务区外围绿化造林944亩。
——与铁路部门形成合力,投资4000万元完成区域内铁路两侧绿化119公里4331亩。
——累计争取资金支持1亿元,为治理沙化土地、打造枸杞园区、改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州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城镇绿化、新农村绿化及育苗工程;德令哈市每年投资2000万元用于城镇及周边防护林体系建设。
渐行渐宽的治沙之路,见证了海西在保护中发展、“沙里淘金”的特色路径。以建立一批高起点、高效率的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为龙头,在强化技术培训中,海西州手牵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凭借学到的栽植和管护技术,成为防沙治沙的“主角”。
挖掘沙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天然林草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在市场机制的引导带动下,枸杞种植在曾经荒芜的海西大地上风生水起。全州枸杞种植面积高达31.45万亩,由此派生出“脚下固沙”、“树上摘金”的“双赢”产业。
以柴达木天然梭梭林资源优势为依托,曾经“随风起舞”的荒漠,托起了海西沙产业的崛起。随着由肉苁蓉人工接种和经营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完成天然梭梭林接种1800亩,德令哈地区人工种植梭梭林5000亩,沙产业之路“柳暗花明”。
全州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面积1834余万亩,占全省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的36.07%。聘请当地农牧民管护人员近4000人,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2300多户农牧民受益。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海西的农牧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刘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