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探索绿色制造 共享绿色经济 ——青洽会·绿色制造论坛精彩回放

24.06.2019  11:13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编者按:6月21日,绿色制造论坛在西宁成功举行。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不断提升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绿色制造水平,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洽会”特邀请国内制造业专家为我们带来绿色制造的先进理论。本报将论坛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加以整理与广大读者分享,希望广大读者从中受益有所启发。

   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演讲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

  精彩观点摘登:

  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低碳、智能、可持续的发展。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增长,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与工业快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为顺应国际绿色发展趋势,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宏观指导。2016年以来,利用绿色制造专项支持了366个重点项目,向国开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了354个工业绿色信贷项目,发布了1645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支持了487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已公布确定三批绿色工厂共800家,绿色设计产品726种,绿色园区29家,绿色供应链40家,树立了一批行业标杆的典范,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近年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绿色制造作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利用绿色金融精准支持绿色制造,以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为标杆,积极推动建设绿色厂、园区和供应链,着力构建区域内绿色制造体系。在第二十届青洽会举办期间,成立了青海省绿色制造联盟,希望联盟充分发挥广泛联动的优势,凝聚更多的企业共谋绿色发展,也希望青海省以联盟成立为契机,继续高举绿色发展大旗,既做好持续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动能的加法,也做足严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关、减少污染存量的减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与青海省的战略合作,大力支持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促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发挥技术机构支撑作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

   演讲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

  精彩观点摘登: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绿色服务行业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服务机构对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凸显。技术服务的类型逐步向多样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从最初仅为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服务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的单一业务模式,逐步出现了PPP(公私合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等新的融资模式,以及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PC+C(总承包+托管运营)等全寿命周期服务模式演变。此外,服务方式不断完善,能源审计、节能诊断、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能源/环境管理体系咨询认证、绿色产品评价认证、节能环保工程设计咨询等多样化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支持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相关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是频繁出台。2016-2017年,工信部在全国支持了两批110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通过评价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实施节能与绿色化改造,更好地支撑本区域、本行业的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将绿色服务作为单独的章节,通过指导目录明确界定了绿色服务的具体范围,并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支持绿色服务行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更大的是,工信部于今年启动的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项目,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按照验收合同额的一定比率,用中央预算资金奖励那些能够提供通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制造企业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并且有效解决制约行业绿色发展关键问题的服务机构。

  技术服务机构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技术服务机构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具备优势。绿色制造涉及到企业管理、先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同工艺技术的集成匹配等内容,专业化程度和复杂性程度较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内部缺乏主动研发绿色制造技术的能力和动力。专业服务机构在解决行业内共性问题时,能够通过规模化的技术应用,降低研发过程的成本,改善技术的适用性,提高先进性。另一方面,技术服务机构在整合相关资源方面比生产性企业更具有优势。关键和重大的绿色制造技术往往是跨工艺、跨流程、跨企业、甚至是跨行业的,从服务链条看,包括咨询诊断、评估认证、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绩效评价、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从组织形式看,它贯穿社会生产的多个环节,从单个企业的绿色改造,到绿色园区的协同链接,再到绿色产业链的统筹管理,涉及到很多的创新组织和实施主体。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性、中立性和全面性使得他们相比企业更易于整合资源,更好地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

  绿色制造服务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制造技术服务机构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服务技术水平偏低、资源过于分散、业内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

  为了进一步发挥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建议技术服务机构:

  一是加强行业基础数据分析能力建设。行业内目前能够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以及产品质量等要素的工业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尚未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整合渠道,公共数据资源缺失,服务机构可以通过自身服务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加强数据资源建设,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

  二是加大与相关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的力度。绿色制造服务产业涉及的主体众多。为了解决那些跨区域、跨领域、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问题,就要求技术服务机构,在绿色制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信息对接,特别是与一些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的机构进行联合作业,提供专业化的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三是共同建立技术的甄别评价体系。绿色制造服务的类型比较庞杂,技术多样,多数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产品技术和服务进行定制设计。新技术的先进性无法得到判断,技术改进的实施效果容易引起争执。这就要求我们技术服务机构共同探索,建立绿色技术的评价体系,完善技术的甄别、鉴定、评价、认证机制。

  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发展。绿色制造服务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结构分散,技术装备、资金实力、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偏弱,同行间无序竞争问题突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

   生态文明与绿色制造

   演讲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

  精彩观点摘登:

  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的组合词。生态是自然界存在状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反映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程度。

  而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人对自然的作用:创造文明;自然对人的反作用:文明湮灭。

  生态文明标志不仅天蓝地绿水清,还有幸福感:天空灰霾、河水污浊不是生态文明;植被茂盛并不代表生态文明。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五个体系、六个原则和五点要求。

  五个体系: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六个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质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内核);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宗旨要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抓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担当)。

  五点要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而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低碳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途径是绿色发展以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理念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问题;循环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以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低碳发展以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碳汇产业为重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解决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的同源问题。为此得出的结论是,发展是主题,绿色是转型升级的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重大能源发展战略。三者目标一致,都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者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资源节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指导方针,也是近年推进的重点。节能的重点领域有工业、建筑、交通。我个人认为,简朴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工业要重视生态设计从源头抓起。生态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有:智慧城市(系统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紧凑城市、可持续城市;绿色认证、LED认证等指标体系。工业生态设计的核心:减材去毒降碳;节材(减材料化、轻量化、循环利用等);去毒(清洁生产、材料替代);降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我们还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企业在布局时应该多思考靠原料、靠市场、靠企业。

   探索绿色制造共享绿色经济

   演讲嘉宾: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新安

  精彩观点摘登:

  “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进入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攻坚阶段,行业高景气度与政策刺激背景下行业并购整合愈演愈烈,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重污染过剩产能、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趋缓。“十三五”环境保护由“十一五”“十二五”的总量控制单一目标变为环境质量改善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双重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省市以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主要部门,既体现了国家持续强化污染治理、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坚定决心,也为环保行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城镇水务将保持平稳增长,再生水市场仍有很大空间。至目前,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已超过97%,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2%,县城污水处理率为86%,市政水务生产技术、工艺较为成熟。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平均值约10%,未来在“再生水+管网”一体化管网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再生水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尚不成熟,处理及回用市场巨大。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在经历2007年的峰值后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总量规模依然庞大。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且波动大、处理难度高,目前国内很多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仅在理论上达到标准,难以长期稳定运行。

  海水利用处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是关键,规模化应用是重要方向。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投建的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不足50%。《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大力推进海水淡化产水用于工业,要求并鼓励具备使用条件的电力、石化、冶金、印染等高耗水行业新扩建项目优先采用海水淡化或海水循环冷却等技术,鼓励沿海地方政府对海水淡化水的生产运营企业给予适当补贴,探索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

  黑臭水体整治属新生市场,是“十三五”时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治理技术和商业模式有待完善。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20个城市排查,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2014个,其中267个完成了整治工程,占总数的13.26%;已开工整治654个,占总数的32.47%。《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提出到2017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陕西、湖南、北京、四川、湖北、河北等多省市陆续推出“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全国流域治理迎来机遇,也将推动黑臭水体整治市场。此外,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列入PPP模式推广运用重点领域和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在创新模式和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修复起步晚,市场空间巨大。“十三五”期间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将得到完善,未来传统产业降产能、转产、搬迁或关停还将释放新的市场,土壤污染修复市场预计可达万亿级规模。土壤污染修复目前主要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发展动力不足,商业模式和修复技术是制约土壤修复的主要因素,城市建设用地涉及的污染场地修复市场先行启动,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市场任重道远。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将快速发展,打开环卫服务业和环卫装备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垃圾收运发展较为滞后,仍有部分城市和大量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收集,全国除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外的机械化作业率低,且大多由环卫部门负责,市场化率估计仅10%~15%。近年来,这一环节显现出向市场开放的趋势,不少固废运营企业、相关设备生产商向前延伸产业链,与一些地方政府开展包括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在内的深度合作。《“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镇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新增收转运能力44.22万吨/日(超过“十二五”新增33万吨/日目标);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大中型城市全部实现密闭化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