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发出青海统战工作“好声音”

06.05.2018  21:01

  “打开微信公众号,点击这个‘学习园地’,再点‘答题活动’,选择‘汉语答题’,等加载完成,就可以答题了……”

  “我会了会了,我先来试试。”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清真大寺里,平安区委民宗局干部李杰栋正在给前来做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穆斯林群众演示答题的步骤,他的话音刚落,大家已经拿起手机开始答题了。

  而在大寺院子的另一边,已经熟练掌握答题步骤的年轻人们已经开始了比赛。

  “我才答了120分,你答了几分?”

  “这个我刚学过,手一抖答错了。”

  院子里瞬间一片笑声。

  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如此的吸引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下基层“三个覆盖、四个落实、五个结合”的要求,着力推动掀起统民宗干部、党外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高潮,省委统战部将编写的汉藏双语“十九大精神学习100问”发布到“青海统战”微信公众平台上,并于近期开展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网络答题活动”。

  “开展答题活动是为了对统一战线成员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情况进行测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家的学习效果,征集大家对十九大精神学习的意见建议。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此次答题活动我们利用了当下群众运用的比较广泛、也比较喜爱的手机微信进行,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空间的约束,只要有网络就可以答题。题库是随机抽取的,每套题由20道单选、多选、判断组成,再配有动感较强的背景音乐,让大家边听音乐边答题,增加学习的快乐感。”省委统战部研究室副主任李燕峰介绍说。

  “紧跟时代潮流,这个方式好,通过微信来更准确、更深入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我们宗教界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值得推广。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把学习的面推得更广,只要有手机,会上网,就可以随时学,这种方式非常受年轻一代人的欢迎。”平安区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贾文雄竖起大拇指说。

  “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必须带手机。”这是当代人对手机依赖程度的真实反映。网络等新媒体不仅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不断地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样对统战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统一战线的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一些社会新群体思想异常活跃,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忠实粉丝。如果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步伐和节奏,依然还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做统战工作,结果就是别人听不进去,我们的工作也无法深入地推进。”省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副处长田涌涛说。

  在新时代潮流的引领下,省委统战部高度重视网络统战工作,把运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2016年5月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号等网络平台以来,累计发布信息3000余篇,累计阅读量达到150余万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发出了青海统战工作的“好声音”,不断汇集起正能量。

  “我一直都在关注青海统战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上面都会发布一些有关民族、宗教的文章,我很喜欢看。通过公众号,我可以及时地了解国家最新的民族宗教政策,我再把这些内容发到我的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觉得网络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快捷、更方便,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佑宁寺民管会副主任洛桑朋措说。

  目前,我省各地党委统战部门都把网络统战摆在重要位置,统一战线各领域积极参与、支持网络统战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今后,省委统战部将进一步强化统一战线网络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对网络界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引导,不断提升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能力。

  “习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中央的指示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结合网络统战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便捷、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倾听民声民意、应对突发事件,更有效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吕刚说。(张晓英)

省民宗委组织开展《监察法》网上学习答题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学习宣传贯彻工民族宗教局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