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羊,大发展— —家庭牧场,也要“女大十八变”

02.01.2018  22:03

  这几天,忙活了一年的青本加终于松了口气。 “合作社分红100万元,户均分红2万元!”

  今年39岁的青本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人。养过牛、种过地、开过拖拉机、跑过摩的、当过司机……岁数不大,工作倒是换了不少。可就像他发愁的那样:受了不少苦,没挣到多少钱。

  就在青本加琢磨着怎么才能有条新出路时,一场“牧场上的革命”在贵南县拉开大幕。牛羊还是那些牛羊,牧民还是那些牧民,只因为换了思路,传统的养殖方式走上了经营集约化、产权明晰化的路子。“我们立足草场和耕地面积大,牲畜数量多,农牧交叉、农牧互补的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转变生态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城镇与乡村、农区与牧区、农牧户之间联合经营的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发展家庭牧场。”县农牧和科技局主任李元海说出了当年的思路。

  就这样,眼看其他村里的家庭牧场一户户地办了起来,牧民出身的青本加动了心思,主动交了申请。

  “ 2014年3月,我动员4户亲戚和我一起联户经营。”青本加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们搭起了畜棚、建起了饲料加工车间,还修了60平方米的办公室。就在这个小联营模式的家庭牧场风风火火办起来的时候,村上的其他村民们并不看好这种半舍饲养殖的新模式。

  “牛羊不是这样养的!”大家伙儿一边参观,一边连连摇头。可就在几个月后,天气越来越冷,其他牧户家里的牛羊越来越瘦,而这种饲养模式下的牛羊却依旧膘肥体壮。

  此时,原本的质疑渐渐变成了羡慕。“传统养殖分草场,相比夏季,秋冬季节牛羊长势肯定受些影响,而家庭牧场,养殖方式更加科学。”话虽如此,可成立之初,新模式对于缺乏经验的青本加他们来说也并非易事。 “针对高效养殖,我们参加了不少培训,还去其他县上观摩,学习人家先进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

  成立当年,通过出售牛和牛奶,牧场收入10万元;第二年,不仅收入提高到18万元,还有了一家出售牛奶、酸奶和当地特产的商铺;2016年,牧场的收入达到34万元。眼看青本加的家庭牧场发展得越来越好,想参与的牧民也越来越多。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青海省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去年,我们在全县遴选出4家家庭牧场作为‘家庭牧场转型升级股份制合作社’的先行试点,通过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建立融资担保平台等举措,使其按照实行股份制改造、牛羊整合分群饲养、草场划分划区轮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工作。”李元海告诉记者,青本加的家庭牧场就是这其中一家。

  2017年1月,青本加的“小牧场”转型升级,成为贵南县塔秀乡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曾经5户牧民的小团队一下子成为了有50户成员的大集体。转型之后,合作社自然要带动其他农牧户增收。

  按照规定,加入合作社的农牧户以自家的牛羊、草场或耕地入股。经过计算, 50户中,最多有377股,最少有17股。“入股之后,大家都从土地和牛羊中解放了出来,平时出去打工、做生意年底直接来领分红。”青本加笑着说。

  贫困户羊杰加是合作社的出纳。在“入伙”之前,一家4口全靠他放牧为生。地少、牛羊少,又缺技术,眼看自己脱贫无望, 2017年8月,羊杰加主动申请加入青本加的牧场。 “我把自己的牛羊和草场全部加入到合作社里,算下来,不多不少正好77股,这次分红,拿到了17742元6角7分!”提起自己去年的收入,羊杰加记得毫厘不差。 “除了分红,我还能从合作社领到7000元的工资,妻子拉中吉现在是合作社的挤奶工,一年工资2万元……怎么算,我们家都能脱贫了!”相比羊杰加的脱贫梦,同村的华登尖措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

  “我把牛羊、耕地和草场全部加入到合作社里,去年分红38000多元。我自己又成了合作社的放牧员,一个月工资2400元。”同样是放牧,如今却多了份收入。显然,这样的变化让华登尖措喜不自胜。

  “牛羊养殖,思路和方法很重要。”忙了一年的青本加深有感触。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利用政府的投资和牧户的自筹资金扩大了规模。现在,合作社有4个600平方米的畜棚, 1 个1200平方米的仓库,还有办公室、青贮池、农机库……2018年,我们打算种植燕麦和青稞,并且办起加工厂。只要有想法、踏实干,我们农牧民也能在家门口致富奔小康!”(咸文静)

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新图景——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系列报道之二
过去一年,我省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生态、生产、生活硕果累累,喜讯连连。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建设,河长制全面建立,5622名五级河长正式履职,国土绿化面积突破27万公顷,为历年造林绿化平均任务量的2.建设厅
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新图景 ——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系列报道之二
  过去一年,我省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生态、生产、生活硕果累累,喜讯连连。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建设,河长制全面建立,5622名五级河长正式履职,国土绿化面积突破27万公顷,为历年造林绿化平均任务量的2.人民政府
合作社分红 牧民乐开花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天气虽寒冷,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