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上的《清明上河图》

06.01.2015  02:44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画在羊皮上的汉族世俗风情画。它色彩艳丽,情节生动。它发现于河湟谷地,展现的却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致。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还是想象中的世界?它的笔法可以直溯唐伯虎。它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的社会形态。它是一幅——羊皮上的《清明上河图》。

  手卷是中国人发明的书画形式,它庄重典雅,形式独特,“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蒋勋《美的沉思》)。山水、花鸟、人物……手卷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着连贯性情节的世俗风情的手卷,被美学专家认为是中国人的美学独创,它有可能是连环画的雏形。被青海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马达学载入《青海美术史》的这幅清晚期的羊皮手卷,就是这样一幅有着具体的人物和情节的手卷。“我国目前发现的手卷,大多绘制在绢或者纸上,这估计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羊皮手卷。”马达学说。

   五个场景,再现晚清江南生活场景

  这幅羊皮手卷长220厘米、宽30厘米,画在整张羊皮上。它是上世纪80年代由青海省文物商店从河湟谷地征集而来的,上世纪90年代,被青海省博物馆收藏,因为征集时未做相关调研,有关这幅手卷的来龙去脉,今天的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这幅羊皮手卷表现了五组不同内容的题材,这些内容从左至右依次排开,反映了晚清时江南人的闲居生活。”马达学说。

  这五个场景分别是“打柴憩息”“溪涧野炊”“泛舟垂钓”“林中嬉戏”“私塾童趣”。

  “打柴憩息”刻画了一名樵夫与路人攀谈的景象。樵夫身后坐着一名红衣女子,女子正在和一名头戴斗笠、手持长杆烟斗的男子交谈。女子和手持烟斗的男子谈笑风生,樵夫则摇着扇子,凝神谛听。

  “这组画面人物呈三角构图,其中妇女鲜亮的红衣与樵夫身上的蓝色衣衫与持烟斗男子身上的白色衣衫,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了画家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一百多年前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情趣。”马达学说。

  生活情趣在“泛舟垂钓”场景中也有着生动的体现。

  这是一幅有着田园牧歌情调的江南生产场景的反映。在这个画面上,一名妇女正在摇橹撑船,一名绿衣男子在船头忙碌。这对貌似夫妇的男女,琴瑟相和,表情生动,在盈盈碧波间,营造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产画面。有趣的是,在小舟旁的山石后,探出一艘船,船头上坐着一个头戴斗笠的蓝衣男子,男子口横长笛,悠悠笛音回荡在蓝天碧水之间。另一名红衣男子拄杖伫立岸边,挥着手臂,像是在与那对夫妇打招呼。另一侧岸边的树荫下,一老者,正在悠然垂钓。

  “这幕场景,以那对夫妇驾驶的小船为中心,勾勒出了人欢鱼跃、悠然闲适的生活场景。值得一提的是,画家在绘制这个画面时,完成了水中、岸边、船上的互动,构图上错落有致,拙中藏巧,画面意境清远空灵,笔简意足,反映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对生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马达学说。

  船在“溪涧野炊”一幕中也有出现。在这个画面中,一叶扁舟横于水面,四名男子正在舱前举杯畅饮,一名妇女在舱后持壶侍酒,船前的小桥上,一名男子手持竹杖静静独立,仿佛是在张望青葱的远山,又好像是在为船上的一幕会心而笑。

  “这个画面通过树林、小桥、轻舟和闲适的人物,表达了画家寄情山水、远离尘嚣的淡泊心境。”马达学说。

  根据画中人物的发型和服饰以及画家使用的笔法分析,马达学将这幅羊皮卷的创作时间定为晚清时期。

   来源于民间的世俗风情画

  羊皮手卷中的五个场景,既相互独立又似有关联,这种表现手法,在晚清时的手卷创作中,时常被使用。

  “画面上以山水、树木为主,人物、舟船、房屋点缀其间,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丈山、尺树、寸人’的结构比例。画中多勾少皴,多干笔少渲染,布局凌乱而略显装饰性,尤其是表现树木时用笔粗犷,表现树叶以碎点为主,缺乏层次感。还有,这幅手卷山水景物略显单调,人物绘画上用笔较为稚拙,这就使得这幅画与晚清时较为成熟的文人画拉开了距离。”马达学说。

  马达学认为这幅羊皮手卷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世俗风情画。

  这样一幅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世俗风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河湟谷地?对此,学术界有多种猜测。

  马达学倾向于这幅画是从江南或是中原地区流入河湟谷地的。他说,自明以来,河湟地区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样就使得产生于江南或者中原地区的文化产品流入河湟地区成为了可能。“古人作画讲究‘师法自然’,这幅羊皮手卷,很有可能是画家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的真实描摹。”马达学介绍。

  另一些学者则从材料上,谈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晚清时,河湟地区和江南、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盛,这幅羊皮手卷很有可能是这一时期从江南来到河湟地区的画家,借用了河湟地区特有的羊皮为素材,绘制而成的。

  “无论怎样,这幅羊皮手卷在河湟地区出现,都体现了晚清时河湟地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马达学说。

  马达学说,晚清时,中国文人画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文人画的绘画手法被民间画家不自觉地借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点在这幅羊皮手卷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绘画手法可上溯唐伯虎

  马达学认为,这幅羊皮手卷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绘画材料上的应用和创新。由于材质上的不同,这幅羊皮手卷的画面,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在宣纸和绢上作画的艺术效果,为了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画家不仅在人物面部、服饰、建筑及船木结构敷以重彩,还采取了“三白”和“三红”的设色法。“三白”即人物衣领白,器物用具白,建筑墙体白;“三红”即人物服饰红,船体木色红和房屋梁柱红。这种设色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唐伯虎发明的。

  “这样的表现手法在‘私塾童趣’中有着明显的体现。”马达学说。

  “私塾童趣”表现的是一处乡村私塾的场景。画面中,私塾右侧的一名学童正在用功诵读,另两名学童虽然手捧书本,却心不在焉。还有一名学童在私塾外玩耍,私塾先生正在对这名学童大声呵斥。正在这时,私塾外的小路上走来了两名荷锄的农夫。这幅画面表现出了晚清时浓郁的崇儒重教的氛围。画面上的人物动静结合,相互呼应,主次分明,使得整幅画面呈现出了一种明朗清新的艺术效果。为了增强表现力度,画家在处理这幅画面时,较完整地使用了“三白”和“三红”的设色法。“这是晚清世俗风情画,对中国古代文人画技法的发扬和继承。”马达学说。

  马达学说,在编撰《青海美术史》时,他曾多方查找河湟地区保留的晚清时期的汉族画家的画作,但始终没有太多发现,这也从侧面说明,晚清时期,河湟地区的汉族绘画创作曾被全国画坛边缘化。

  “这也就意味着,这幅羊皮画卷是河湟地区保留的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汉族画作之一。”马达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