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11.03.2016  11:09

  青海新闻网讯

  大美青海,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青海,驰而不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大美青海新优势!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青海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进一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在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省长郝鹏也指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大美青海的基石,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重托。我们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抉择,勇于担当,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绿色发展和制度改革,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使“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成为青海人民的绿色福利,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品牌。

  今天,对青海的广大群众来说,“青海蓝”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仿佛伸出手来我们就能触摸到蓝天。高原绿正成为这里的主色调;河流湖泊如宝石、如缎带般点缀在高原大地上,美不胜收。高原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已经成为国家公园,如果你有机会走进那里,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可能闯进你的视线,带给你无限惊喜。

  新蓝图绘就,新攻坚在即,青海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绿色涛声在这块高地永续回荡,让如诗如歌的青海绽放更加美好的生态文明色彩!

   高原绿在青海大地延展

  由于对绿色的渴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辈辈青海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绿化家园。为了种活一棵树,一篓篓土被背上山梁、一个个蓄水池建在山头、一棵棵树苗被当成孩子般精心抚育长大。一年、两年、十年、五十年……这份执着,体现着青海人的坚韧不拔、知难而上,为了美好信念而不断奋斗的优良品格。如今,走进青海许多城镇,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新绿。

  【绿化故事】

  2015年岁末收尾时,青海省会城市西宁收获了一大喜讯:荣膺国家森林城市桂冠!西宁,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是唯一一个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国家森林城市,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项荣誉的省会城市!

  全市年均降雨量仅为380毫米,蒸发量却达1700毫米,干旱缺水是这片土地不争的现实。西宁绿色家底很薄,先天不足!曾经,有不少人对西宁进军森林城市表示质疑,今天,所有质疑变成喝彩!西宁人用汗水、心血和智慧,打破了人们对西部高原城市缺林少绿的偏见!这座屹立在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已然成为一片绿洲。而她的“创森”之路,也为西部高原城市树立了精彩的样板。截至目前,西宁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25%增长至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增长至40%,人均公共绿地由7.4平方米增长至12平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到367.15万亩。

  【拥抱绿色】

  如今,一张绿色生态网,在全省大地逐渐铺开。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十二五”五年间,我省累计争取林业生态建设资金达120亿元,较“十一五”翻了一番。全省林地面积达1.6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07个百分点,森林面积比“十一五”末增加1230万亩。特别是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营造林1150.05万亩,特别是重点区域大苗造林111.81万亩,相当于新增了一个玛可河林区。完成村庄绿化1200个,全省半数以上宜林村受益。

   湟鱼的家愈来愈大愈好

  从西宁出发,我们来到了青海湖,青海湖是鸟儿的乐园、“土著居民”湟鱼的家园。

  【亮点呈现】

  青海湖,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不仅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据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11年持续增长,由2004年的4244.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432.3平方公里。青海湖鸟类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2015年的222种;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目前的1200余只;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由2002年的2592吨增长到2015年底的6万吨,增长了23倍。有关部门开展的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结果反映,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综合健康指数为5.87,健康指数为中;综合功能指数为7.80,功能等级为好。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达64.31亿元。

  【保护有力】

  为了保护湟鱼、保护周边的鸟类以及其他野生动植物,修复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先后5次对青海湖实施了封湖育鱼。自200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总投资达7000余万元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等重点项目,建设了蛋岛观鸟室、蛋岛观鸟通道、鸬鹚岛栈道等保护设施,建立了综合性大气环境监测站、生态系统自动定位监测站,青海湖综合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

   防沙治沙示范区各有法宝

  海晏县,位于金银滩草原青海湖东北岸,是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发源地,也是湟水河流域重要的涵养区,更是环青海湖沙区的重点沙化县。

  【亮点呈现】

  记者进入青海湖沙岛景区,一道低缓的沙梁上泛着银光,远远望去如同一张巨大的银色网覆盖在沙梁上,这银色的大网正是近年来沙岛防沙治沙的法宝之一——尼龙纱网。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海晏干部群众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地区的沙漠进行治理。针对海晏县风大,沙子流动较大特点,该县采用尼龙纱网来防沙、固沙。同时,网格搭好后,人们还在这些格子里种植吴柳、沙棘、黑刺等植物,让纱网不仅起到固沙的作用,还能达到绿化的目的。如今这片沙漠上已形成6万亩的绿色屏障,护卫着广袤的青海湖地区和沿线315国道、青藏铁路。

  【治沙成绩】

  海晏县是我省5个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从这里我们对全省荒漠化治理可见一斑。“十二五”期间,我省完成了沙化土地治理654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

  雪豹频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2015年地处澜沧江源头的玉树州杂多县,当地群众连续3次发现珍稀野生动物雪豹光顾杂多县城。为此,晚报记者走进杂多县,“拜访”雪豹。

  【亮点呈现】

  雪豹,被称为“雪山之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美丽的猫科动物。它的频繁出现是反映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雪豹的增加,意味着与雪豹有关联的动物数量也相应增加。雪豹最爱的“美食”是岩羊,目前岩羊种群数量增加,有几万只,这就意味着能养活的雪豹就更多了。岩羊增多的原因,在于保护区草场的禁牧保护,加上牧民放养的羊少了、捕杀的羊也少了,草场空了,岩羊的生存空间大了。除了雪豹,在三江源腹地,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经常进入我们的视线。尤其在楚玛河流域,经常能看到上百头成群的藏野驴在河边嬉戏。以前草原上少见的野生动物逐渐增多,说明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了。

  去年5月底,国家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报告显示,鉴于藏羚羊的种群恢复状况良好,藏羚羊不再列入受威胁物种名单,也就是说,藏羚羊从受威胁物种名单中被剔除。

  【加强保护】

  我省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99种,占全国的10.26%,其种群数量较大,分布广,青藏高原特有种较多,种类中多大型动物,资源动物蕴藏量丰富,具有青藏高原的特殊性。“十二五”期间,我省新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11处,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4%。近年来,青海为保护这片土地付出了巨大努力,致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及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2016年我省将开展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国野生动物之乡命名工作,加强普氏原羚、雪豹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三江源保护建设开启新篇章

  2015年年底,“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青海热词!2015年12月9日,《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审议,这是青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翻开的崭新篇章,对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首选三江源地区,这意味着国家将对这一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并在此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

  【亮点呈现】

  在三江源地区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是三江源地区迎来的又一重大机遇。在三江源地区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等,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作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的江河之源、数亿人口的生命之源、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三江源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在三江源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意义非凡,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会是一张闪耀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片。

  从2005年起,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我省集全省之智、聚全省之力,启动投资75亿元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这项人类史上的巨大生态工程,涉及我省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史无前例。十年的艰辛付出,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初战告捷。从2014年1月开始,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治理范围从15.23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长远目标。

  2015年6月中旬,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我省生态环境十年(2000年至2010年)变化遥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我省生态总体趋势向好,其中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随着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人工增雨、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水体与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改善,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生存和栖息环境逐渐恢复,同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减少,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喜人景象】

  多年的生态保护,换来的是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植被恢复进一步明显、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水草丰美的喜人景象。“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水清草绿建人水和谐示范区

  走进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我们来探访水生态文明建设。海北州是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去年该州落实项目建设资金4亿元,实施了青海湖湟鱼洄游通道、西海镇金银湖水生态长廊、祁连县八宝河水生态治理工程等。

  【亮点呈现】

  海北州是湟水河、黑河、大通河及青海湖的发源地,境内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在青海省“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中地位显要。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该州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规范严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高效安全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保障有力的农牧业服务体系,打造集防洪、供水、生态、环保、旅游、文化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人水和谐、水清草绿、保障有力、现代高效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成效显著】

  目前,我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已步入轨道。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我省率先提出在全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委托编制了《青海省水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稳固生态屏障,丰富中华水塔,依靠科技引领,支撑倍增跃进的总体思路,突出中华水塔和生态屏障特色,方案的实施,将使我省在西部资源能源富集、水生态环境脆弱、多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方面做出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