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辉映未来——写在三江源摄影节开幕之际
大美青海,青海大美。
2006年7月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摄影家协会、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此开始,一个发端于世界屋脊的国际摄影节在青海西宁亮出了一张全新的名片。摄影人的镜头在这里聚焦,青海壮美的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感人画面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客人的目光。
从2006年开始创办三江源国际摄影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突出推介了中国青海三江源“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独特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环境,弘扬了“自然、生态、人文、和谐”的国际主题。前五届摄影节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外摄影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
2014年7月12日,第六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的大幕即将拉开。
(一)
青海,是摄影家们的天堂。这是参加过历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的嘉宾们,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后发出的同样的惊叹。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孕育了青海丰厚多彩的摄影资源。青海省特别是三江源地区以地域辽阔、风物神奇,具有挑战性、神奇性、神秘性和原生性而成为摄影家和旅游者向往的天堂。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绿野绵延,雪峰巍峨,湖泊闪烁,盆地恢宏,各类景观独特而壮美,芸芸万物生生不息,和谐共存,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正是这些蕴含壮美的万千气象,成就了青海“影视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创作天堂”的美誉。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青海诸多的民俗风情和高原胜景,都不曾被发掘和拍摄,摄影家们涉足的领域还极为有限,这就需要摄影家们去发现去追寻,在不断地探索中展示壮美青海的万千气象。
记者还清楚地记得,前来参加摄影节的法国摄影家皮尔先生和克莱尔女士对青海的美丽风光赞不绝口。说起对青海的感觉,皮尔竖起了大拇指:“青海的山好,水好,风景都棒极了,人也非常友善和热情。回到法国后,我会把美丽的青海介绍给朋友,让他们也来这里,看看大美青海。”
几年前,浙江摄影家吴品禾第一次来青海。他说:“这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大片,真的是大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的景象。回到浙江后,我会把此行的所见所闻讲给朋友们听,让大家都来感受青海的美、青海的大气和厚重,当然我还会带团来青海摄影创作。
通过到祁连、青海湖、贵德等地的采风,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田凤仙一行7人彻底被大美青海征服了。田凤仙说:“青海深厚的民族文化及独特的风土人情给我们的美感难以形容,那是直击心灵的。”
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节组委会副主任蔡征是历届摄影节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他每每用“盛况空前”、“一届比一届精彩”来形容历届摄影节。他感慨:“摄影节汇集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摄影精品、佳作,而且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品质量之高、范围之大,在全国各摄影节中首屈一指。”
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凸显的亮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充满了自信,我们将期待“三江源”以及“摄影节”真正成为展现魅力与神奇,缔造友谊与和谐,交流文化与信息,推动开放与发展的大舞台!
(二)
摄影艺术融入百姓的生活,是值得所有摄影家骄傲的。对青海人民来说,摄影节使他们更加了解青海,热爱青海,热爱家乡,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近距离地接触了摄影艺术,而且爱上了摄影艺术。
而今,通过历届摄影节的深入影响,摄影已成了青海各民族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的展示意义。
在雄伟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在神奇的年保玉则地区,总能看到一群身背各式相机,肩扛三脚架,或徒步、或骑马穿行于山山水水间的特殊人群,他们就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牧民摄影小组的成员们。说他们是牧民摄影人,其实这支队伍中的不少人早已在省内外摄影界小有名气,他们的作品在诸多影展影赛中崭露头角,并获得多项殊荣,引起摄影界的关注。
勒旺,是久治县索乎日麻乡的一名普通牧民。他涉足摄影十余年,无论是放牧的间隙,还是巡山的途中,不论是相亲的欢乐聚会时,还是在法号声声的诵经法会上,他总是相机不离手,拍摄不停止。勒旺和他的队友在雪地深山里不知苦等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拍到了雪豹的生活场景,震撼了省内外摄影界。
叁智卓玛是果洛摄影家协会为数不多的牧民女摄影师。近年来,她一手提着奶桶,一手拿着相机,创作生产两不误,近年来她创作的作品数以万计,有不少作品获了大奖,成为当地牧民挂在嘴边的佳话。
从2012年起,这些牧民摄影人的近百幅作品在省内外各种影展和赛事中入选或获奖。他们的作品还源源不断被选送到各类报纸杂志、书籍和网络媒体上,正在为果洛宣传推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东市摄影家刘鹏,长期致力于家乡风土民情的摄影和发掘。他说,望山见水,记得住乡愁,装得下记忆,让百姓生活得更恬静,心灵才能找到安放的家园,这就是我搞摄影的初衷。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河湟乡村也许仍会减少,但记忆不会残缺;在每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里,那些深情的记忆中的细节就在眼前,那些诗意的意象就会变得丰润而生动。
今年2月14日,正值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从荷兰阿姆斯特丹传来消息:我省业余摄影爱好者、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员工樊尚珍的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荣获第57届荷赛奖自然类三等奖。在此次大赛获奖的3名中国人中,樊尚珍是惟一一名业余摄影者,他也由此成为我省摄影作品荣获世界大奖的第一人。樊尚珍的胜出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他并非媒体从业人员,而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他坚持十几年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拍摄野生动物,倾情呼吁全社会对这最后一块净土的关注和保护。
如今,在河湟谷地的城市村落,在瀚海戈壁的工矿企业,摄影成了广大农牧民、企业员工的业余爱好和精神追求。我们可以想象,在历届摄影节的影响下,青海各民族兄弟自觉地将手中的相机和建设小康生活的行动结合起来,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幸福的图画呀!
(三)
当时光进入2014年,青海又提出了筑牢生态屏障,努力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的决策,其发展前景令人鼓舞。这将为2014年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增加丰富的内涵,也为云集青海的摄影家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
关注青海的摄影家们不难发现,在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的进程中,“生态”一词频频闪亮,从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在青海,生态和旅游已经变得密不可分,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两者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共同推进着三江源成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高原旅游等方面,大美青海也做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青海,当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方面,正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青海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统一生态文明为标注的美丽家园、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建设发展,打造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标杆。
“生态文明,是大美青海美之精髓,是大美青海发展之内核。”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南一语中的。李晓南解析道,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主题之一,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文明纳入青海发展总方略并做出新的部署,是青海筑牢生态屏障、不断促进“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的行动写证,也是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的关键所在。
“今天,众人在感同身受中已达成共识,生态文明是大美青海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和最珍贵的财富资源,是大美青海旅游、文化、体育、工农业等产业品牌的重要内涵和支撑,是大美青海吸引客商、招商引资极为重要的软环境、软实力,是大美青海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源动力。”李晓南说。
青海之大美深含在坚定不移的信念里,飘扬在大山大河大草原美不胜收的风景线里,交融在持续推进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铿锵步履里,呈现在丰富而又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里。
如今,数以万计的摄影人和游客带着相机踏上高原,经历着一场人与自然最和谐的互动,这又是大美青海留给时代的最美记忆。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国内外摄影家们的到来!(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