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工商:一元钱也能开办公司

25.01.2015  13:03
核心提示: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谁受益?   1元钱也能办公司?  不花钱也能办工商营业执照?  既要“宽进”,还要“严管”……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谁受益?

  1元钱也能办公司?

  不花钱也能办工商营业执照?

  既要“宽进”,还要“严管”……

  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

  2014年,我省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平均一天就有152户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这一切都源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出台实施。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我省经济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白手起家”的人当上了“小老板”,赢得社会各界的“点赞”。1月24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晚报记者就我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改革)相关问题,采访了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定邦。

  零门槛办公司获赞

  改革实施以来,省工商局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依法推进了改革,实现了工商登记便利化,有效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理论上1元钱也能开公司

  【政策详解】2014年3月1日起,我省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登记注册门槛变低了

  【政策详解】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没资金也能圆创业梦

  【政策详解】公司股东对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除采取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圆了一些想创业但没有资金的投资人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梦。

  打破登记瓶颈

  【政策详解】进一步简化了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需要的繁琐手续,放宽了无产权证房屋、住宅作为经营性用房的登记条件,实行了“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制,进一步打破了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瓶颈,盘活了场地资源,释放了改革红利。

  148项审批事项被简化

  【政策详解】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文件形式设定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进行了梳理;对落实“先照后证”登记制度作出了安排。目前,国务院和省政府公布取消和改为后置的148项行政审批事项已不再作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申请人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实现了宽准入和快准入。

  网络远程也可审核

  【政策详解】建立了冠“青海”和市、州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网上远程核准制。对企业名称、住所、营业期限等简单登记事项以及企业章程、高级管理人员等备案事项,实行受理审查、核准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的“审核合一”制,由窗口登记人员直接办理,进一步节约了办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多头跑路和重复跑路的困扰。

  失信者必寸步难行

  我省将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加强市场监管。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为主线,以规范竞争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着力点,推动信用监管、行为监管、综合执法、社会共治一体化,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从侧重规范主体资格向主要规范主体行为转变,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

  守信者一路畅通

  【政策详解】确立信用监管在市场监管中的核心地位,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

  建立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颁发荣誉等工作中,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真正做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

  【政策详解】工商部门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理清监管职责,整合执法力量,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事前指导、事中规范、事后监督。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制定配套监管办法和标准,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积极推进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综合监管相协调的市场监管机制建设。

  失信企业将上经营异常名录

  【政策详解】取消了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制,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经营异常名录制等全新的监管制度。

  社会共治是未来

  【政策详解】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新机制。

  白手起家也能当老板

  我省改革实施以来,降低了准入门槛、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注册效率,激发了创业活力,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发展。

  新登记企业12042户

  【数字详解】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4.68万户、注册资本443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09%、41.2%。2014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5269户、注册资本1231.77亿元,同比增长21.2%和157.1%。其中,新登记企业12042户、注册资本1141.5亿元,同比增长97.57%、183.57%;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407户、出资总额40.47亿元,同比增长12.5%、6.9%;个体工商户40820户、注册资金49.8亿元,同比增长9.24%、61.5%。

  诚信买卖才靠谱

  【部门解惑】注册资本认缴制实施以来,我省新登记企业中,没有出现注册资本畸高或“零资本”、“极低资本”现象。通过信息公示制、经营异常名录制、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等制度的实施,使市场主体充分认识到失信所造成的寸步难行的严重后果,更加注重守法诚信经营,自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诚信建设成果逐步扩大。

  投资创业多元化

  【数字详解】全省新登记企业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86%、80.4%和80.8%,新登记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65%,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登记企业投资创业领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预期和方向。

  7.6万人有了“饭碗”

  【政策详解】投资人通过投资创业实现就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聘用员工扩大就业岗位。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快速增长,对创业就业尤其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201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吸纳从业人员7.6万人。

  “零成本”也能办执照

  【政策详解】全省工商系统停止收取企业登记费、企业年检费、营业执照工本费、各类表格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验资报告和报刊发布企业登记公告,实现了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零成本”。据测算,截至目前,全省新登记企业中仅取消验资报告一项就减少费用3100多万元。

  改革被群众点赞

  【政策详解】改革促进了准入条件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审核合一”、企业名称网上远程核准等新制度的实施,办理企业名称核准由原来的至少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新设企业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由原来的至少15个工作日缩短到了5个工作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