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4小时为急性胸痛病人“站岗” 记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行政总监沈密
青海新闻网讯 这两年,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在青海省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崭露头角,该中心不仅成为青藏高原首家获得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而且有效建立起覆盖青海省的区域性联合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从建立到认证是一项十分繁琐、严谨和辛苦的工作,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能快速、顺利地通过国家认证,并发挥出显著的社会效益,该中心行政总监沈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用执着和坚守努力构建胸痛急救绿色通道和院外的急救网络,协助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建立了一个涵盖青海省100多家医院、2000多名医生参加的生命急救信息网络。
学术讲座
全天候为急性胸痛患者服务
1996年,沈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2007年调到青海红十字医院诊科工作。在急诊科工作期间,他经历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情。
2009年的夏天,一位老人得了结肠癌住进医院,每次呼吸都伴随着腹腔剧痛,精神十分紧张。为了让老人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沈密配合老人家属向老人隐瞒了病情。但一有闲暇时间,他就赶到老人的病床前,陪老人聊天,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给听他,并时刻留意老人的神色变化,每当看到老人的神情舒展开来时,他的心情也舒展开来。沈密经常陪伴老人到晚上七八点才下班。不是那身白大褂,这幕情景落在别人眼中,更像是孩子在陪伴生病的父亲。后来,老人安详地辞世,老人的家人在向沈密告别时,全家人竟跪在沈密面前以表谢意。沈密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真正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分量。此后,他更加视病人如自己的亲人,也使他从医以来实现了零投诉。
真正接手胸痛中心工作是2016年的9月。当时,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在院长甘立军的带领下,从高标准入手建设青海省首家胸痛中心。沈密被委以重任,担任胸痛中心行政总监,负责胸痛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院内协作和院外拓展联络工作。
胸痛中心作为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模式,旨在让胸痛相关患者不因错失良机而失去抢救机会。其工作原则就是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的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
在红十字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配合下,沈密从每一个流程、每个细节上下功夫,使胸痛中心的建设逐渐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该中心以青海红十字医院心内科及急诊科为核心,囊括心内科、导管室、心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呼吸科、CT等科室协同工作。借助完善的急救资源、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可对急性心梗病人进行快速救治、进而降低病人的死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后期症状改善和有效恢复,提高相关生活质量。
为了让胸痛中心的模式向基层辐射, 2017年,他先后建立了5个微信群,涵盖了青海省100多家医院、100多家社区、2000名医生。微信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有专门的医生实时在线,随时随地接受来自青海省各级医院医生的诊断咨询、病案分析、病情评估、技术指导,充分实现了快速反应、准确诊断、及时救治的目的。今年他又将微信群发展到了9个,使“互联网+的医疗”模式得以充分体现,也受到其他省份的关注。
沈密始终保持手机24小时不关机的随时待命状态,时刻关注微信平台的信息,为急性胸痛病人“站岗”。在夜间解答微信群中的问题早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争分夺秒与死神较量
微信群的建立,很快就让沈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上演了一场场与死神的较量。
2017年2月2日大年初五下午4点30分,患者赵生胜在大通县人民医院治疗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现象,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后,患者病情仍十分危急,大通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蔡桂兰立即联系沈密对患者会诊,沈密通过微信平台查看患者病情,决定将患者转入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进一步治疗。为保障转运安全,青海红十字医院派出救护车,沈密放弃春节休息时间,亲自到大通县人民医院安排转运,顺利将患者接走。入院后,沈密即刻组织人员为患者实施了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随之好转。随后患者转入ICU病区进一步积极治疗,于两天后清醒。
6月19日,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31岁的患者那才忠,因呕吐、晕厥出现了肺部感染,病情危重,但因医疗条件有限,囊谦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通过微信群向青海红十字医院的专家求助。沈密通过微信认真观察了患者的情况后立即决定将病人转运到西宁做进一步治疗。他的救治方案是由青海红十字医院专家携带车载呼吸机,坐飞机赶往玉树州,再借助玉树州人民医院的救护车辆进行转运。时间就是生机,沈密果断地安排救护事项,与省红十字医院王文欣主任第一时间坐飞机赶往囊谦处理转运事项。就这样,三家医疗单位共同协作,联手救援,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展开了一场成功的千里救援。最终患者那才忠得到了成功救治。
这样的救治例子不胜枚举。凭借硬件和技术优势,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目前已在青海省内成功救治数百例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挽救了众多濒临死亡的生命,为青海省的急救医学开辟了新的治疗领域。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7年9月2日,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成为青海省首家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作用在于,它能充分发挥核心医院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医疗互联网信息系统,将规范化流程、技术延伸到整个区域基层医院和120救治网络,建立急性心梗救治更高品质的‘绿色通道’,形成区域性的急救网络,实现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诊疗、快速诊断转运,从而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升区域整体诊疗水平。尤其在青海这个地广人稀,医疗服务半径大的地区,更需要这样的体系和平台。”沈密告诉记者。
深入基层推广胸痛中心先进经验
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后,沈密借势而上,在青海省范围内开展“溶栓万里行”活动,给基层医院讲解“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发展”“常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溶栓治疗的注意事项”“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胸痛患者的处理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历时一个月,历经青海省六州一市,行程近一万公里,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学员1000多人,为14家基层医院区域协作医院授牌。此次“溶栓万里行”活动,有效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救治水平,缓解了偏远农牧地区尤其是贫困农牧民的“看病难”问题。
今年,沈密又联合青海省医学会开展了“2018年青海省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项能力培训”巡讲工作,目前,巡讲活动已遍及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地区,共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两年,沈密还协助青海红十字医院举办了4次青海省大型学术交流会。其中,今年1月20日举办的首届青藏高原地区胸痛大会暨第五届青藏高原地区胸痛规范化协同救治学术研讨会,吸引了省内外400多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业内精英相聚青海,为高原心血管医学事业建言献策。此次会议还引起全国知名心血管专家葛均波院士的关注,他在此次会议上建立了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院士工作站成立之后,以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为平台,与院士进行沟通衔接,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提高青海省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由于在胸痛中心建设中成绩突出,沈密获得2017年世界心脏日世家专家贡献奖,并被推选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青海省工作委员会常委委员和全国胸痛中心评审专家。
今年6月9日,受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邀请,沈密前往该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方面的相关培训工作,标志着青海省和西藏两地的胸痛中心开始实质性联动,为青藏高原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几年我几乎没有休息日,也没有照顾好家庭,但我感觉这份工作很值。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2-3小时,我们是在跟死神抢时间,所以我们的医护人员在没有病人时是紧绷着神经的待命状态,在有病人时则是争分夺秒竭尽全力抢救病人,病人平安走下手术台,和亲人们兴奋相拥的那一刻,也是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最幸福的时刻。”沈密说。
诊查 为患者诊查 与患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