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脱贫任务完成大半——上半年经济运行亮点解读之七

17.08.2017  20:02

  2017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生命线,把脱贫攻坚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在完善政策措施、抓好制度落实、推进精准施策等方面下功夫,上半年,年度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完成了大半。

   打好“精准仗”,为脱贫攻坚注入“活水”

  今年以来,我省印发了《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等;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六盘山片区、青海藏区发展和实施规划,为片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划引领。

  上半年,我省按照中央“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结合省情实际,通过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出台了“1+8+10”政策保障体系,明确了精准施策的行动路径;针对我省藏区和东部干旱地区现状,因地因村因户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对集中搬迁的贫困户以及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农区和牧区相关标准给予补助,赢得了贫困群众的广泛称赞。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结合“三联四做”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根据年度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扶贫调研,不断完善制度措施。截至目前,基本摸清了全省边缘贫困人口规模;已拟制贫困退出后续扶持政策和保险助推扶贫等方案,并于6月12日,与中国人保青海分公司、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大地保险青海分公司签订“保险扶贫合作协议”。

   下好“精准棋”,闯出脱贫攻坚阔路

  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落实“百日攻坚行动”和“黄金季会战”专项行动部署,聚焦年度目标任务,专项扶贫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上半年,我省注重绿色产业助推稳定脱贫,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五大”扶贫主导产业,构建了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三位一体”扶贫产业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省42.63万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到户产业全覆盖;全省家庭农牧场发展到2319家,各类专业合作社10682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1家;8个县15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带动800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4000元;26个县级扶贫产业园和103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16.2万人次增收;并大力开发贫困人口公益性生态管护岗位,今年计划再增设2.66万个,目前已落实到岗1.6万个。

  上半年,我省按照《青海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意见(2016—2020)》,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6亿元,扶持全省52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目前已有7个项目启动,旅游扶贫整合有力。

  上半年,我省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55亿元,同比增长23.5%;整合涉农资金127.5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21.08亿元,同比增长16%。与此同时,截至6月底,互助资金有效运转,金融扶贫成效凸显,全省16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全部登记注册,入会总人数达到33.99万人,其中贫困户15.48万人,并全面落实金融扶贫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由2家扩大到8家。

  同时,建立了各级干部联点、定点帮扶、结对帮扶、“一联双帮三治”等工作机制,实行挂钩扶贫。全省建立干部联系点1310个,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10.9万名党员干部与16万贫困户结对认亲;13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2500家省市县级定点扶贫单位与1824个“三类村”建立了帮扶对子;苏青东西扶贫协作全面深化,已落实2016年、2017年江苏省本级援助资金1.3亿元。

   走好“精准路”,开启脱贫攻坚“加速度”

  今年,我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对全省20万农牧民实施易地搬迁。截至目前,2016年搬迁安置项目已搬迁入住8146户28532人,入住率达到39.5%,预计年内全部实现入住。2017年,计划投资38.7亿元,搬迁安置2.5万户9.2万人,目前已开工建设1.1万户,开工率为60.2%,开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全年计划完成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1.38万人次、短期技能培训1万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5000人次。截至6月底已完成短期技能培训3225人次;4月中旬以来,全省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扶贫培训班504期,培训干部达51729人次,举办了“全省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培训班”,并集中3个月开展集中宣讲解决贫困群众思想贫困问题。

  依托教育和健康扶贫相结合模式,全面落实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和藏区六州全部学生15年免费教育;通过对口帮扶机制,异地办班输送藏区六州学生7701名,占藏区高中阶段学生的11%;重点开展“三个一批”行动,使农牧区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下降到10%以下,并将包虫病纳入大病救治体系,在省级和果洛、玉树两州分别组建了包虫病诊疗中心。(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