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的海峰村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驻村工作队联系协调私营企业家开展助学捐赠、扶贫慰问活动,给村里的贫困户和幼儿园送来了价值近三万元的学习用品、大米、油和慰问金,用实际行动助力海峰村精准扶贫工作。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前,海峰村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2016年脱贫“摘帽”后,海峰村成为海晏县的脱贫样板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省级卫生村、精准扶贫先进村、目标考核优秀村,海峰村党支部被三角城镇党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用村里人自己的话来说,“走在人前,腰板都直了”。
“海峰村共有31户贫困户,其中30户贫困户在2016年就脱贫了,新增的一户是去年因为车祸致贫,被纳入到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海峰村第一书记、省委政法委维稳处副调研员田新宇介绍道,田新宇和现在的工作队是三月份新轮换的驻村干部,虽说海峰村脱贫了,但做好后期的稳固提升工作也至关重要。
协调解决价值75万余元的绿化苗木5万株,确保海峰村2018年植树造林13.3公顷绿化任务有苗可种;协调解决价值5万元的春播农作物青稞良种5650公斤、油菜良种3200公斤,确保春耕;协调解决5300多公顷草场灭鼠经费17.6万元……工作队一进到村里,就没闲着。
“我们不能松懈,要给大家带好头做好榜样。”田新宇说,慰问活动结束后,还有几家贫困户家里有事,没能前来领取慰问品,田新宇和工作队的成员一家家核对,准备将慰问品送到贫困户家里。
在没有驻村以前,因为海峰村是省委政法委的联点村,田新宇以前也来过村里,那时候的村子和现在可是两个样子。“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后,村子里变化最大的,还得要说大家的精神面貌,人们脸上笑容多了,巷道里晒太阳的人少了。”田新宇笑着说。
脱贫攻坚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改变的更是群众的精神风貌,增强的是他们建设家园的信心,脱贫致富的信心,村里的贫困户赵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军因为父亲得了癌症,看病做手术就花了二十多万元,这笔医疗费让原本就没有稳定收入的家庭举债累累。
他们家被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赵军的母亲和媳妇被纳入到了公益性岗位,靠着这些收入,赵军一家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家里借的债也快还完了。
“要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田新宇认为只有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是增强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这不,这几天他忙着筹备村里的培训会,7月份准备在村里开展一场技能培训会,不管是学烹饪还是学种养殖技术,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没饭吃。
现在村里人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精气神一天比一天足,获得感一天比一天强,田新宇相信,村里人离小康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