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第一书记”的“认亲路”

03.08.2016  11:36

  刚驻村不久,他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

  还未完全适应新的环境,他已奔走在漫漫“认亲路”上;

  尚未挥去思亲苦,他就把一片真情播撒在了澜沧江畔的牧区乡村……

  他,就是驻囊谦县吉曲乡巴沙村“第一书记”、玉树藏族自治州总工会直属机关工会主席白有成。

  巴沙村距州府所在地300多公里,海拔3800米以上,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牧民经济来源渠道狭窄,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170户中,精准识别确定的贫困户有63户,约占总人口的1/3。驻村前,白有成先后多次前往巴沙村开展调研工作,走村串户认“亲戚”,对贫困户一一进行走访,详细了解贫困状况、认真分析致贫原因。

  “第一书记来了之后,对村里的贫困户开展了帮扶救助活动,使贫困户生活有了保障。”巴沙村党支部书记俄要告诉记者。原来,驻点帮扶前,白有成精心挑选了20户特困户,为每户发放了500元困难生活救助金,同时想办法筹资为特困户发放了5万元的米、面、油等,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白有成在“认亲”过程中,将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都记在心中。吉曲乡的芫根种植业历史悠久,品质一流,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销售渠道不畅、种植面积较少等原因,制约了芫根种植业的发展,如此好的资源就这么被撂着,白有成心里着急,他多次前往称多、囊谦等地就芫根产品加工进行协调,努力拓宽芫根销售渠道,发展芫根种植业,增加贫困农牧户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芫根销路终于有了保障,今年5月份,白有成引导村民种植了近27公顷的芫根,每0.7公顷产量最低能达到1000千克,按照收购价, 27公顷芫根的收入能达到80万元。白书记又联系扶贫、农牧等部门,筹得资金5万元,购买了网围栏,保证了种植的芫根不被牛羊吃掉。算起芫根种植后的收入,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种植芫根的事情解决了,如何能够再拓展一条增加收入的路子?白有成认为“常帮”不如“帮长”。针对巴沙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收入微薄的实际,白有成想到能否帮扶培训一批年轻人从事运输业。

  不仅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而且可以为贫困户从事运输业、开出租车等创造条件。把想法给“亲戚”们一说,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就连56岁的扎多都走进了驾驶员培训班。“白书记的做法让我很激动,希望早日拿到驾照,然后找个搞运输的工作,多挣点钱改善生活。”扎多对此充满了期待。

  目前,培训驾驶员的工作有序推进,经过多部门协调,10万元的培训资金已全部到位,第一批25人已于4月15日开始培训。这一驾驶员培训项目,将覆盖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和一般贫困户,为牧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条件。

  白有成书记继续走在这“认亲路”上,接下来,他将组织巴沙村的“亲戚”开展藏服饰缝制、藏饰品加工制作、唐卡绘画等培训工作,为他们实现就业和增收创造条件。

  当记者问到“认亲戚”的感受时,白有成深情地说,这不仅仅是当第一书记的“认亲路”,更是自己今后工作的“指南针”,“亲戚”是否满意,比什么都重要!(洪玉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