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昆仑山下脱贫攻坚“大合唱”—— 格尔木市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青海新闻网讯 前几天,家住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民康村的张吉华家来了一些“客人”。这些“客人”既不是家里的亲戚,也不是熟人,来到家里一不喝茶、二不吃饭,却一头扎进了羊圈里。原来这些“客人”是来帮助他脱贫致富的郭勒木德镇扶贫工作调查组的成员。
张吉华一家五口人,三个孩子正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学费等开支让家里入不敷出,生活十分拮据,他希望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扩大自己养羊的规模。调查组通过入村入户调查,认为张吉华家符合扩大养殖规模的条件,并根据他申请的意愿,为他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帮助他发展产业、尽快增收。
“开展精准扶贫,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群众需要啥,就帮他们干啥。”正如郭勒木德镇镇长余映新所言,该镇对贫困户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切实把一项项扶贫规划和目标转化为一件件群众较期待、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找准“靶子”,精准施策,切实改“漫灌”为“滴灌”,既破解了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2017年年底,22户贫困户写下自愿脱贫申请书,主动申请“脱贫摘帽”。从以往争戴“穷帽子”,到现在申请摘除“贫困”标签,充分体现了郭勒木德镇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工作成效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郭勒木德镇的做法和成效,只是格尔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特别是实现全市脱贫清零后,格尔木持续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精准施策上加大力度,在精准推进上加快速度,在精准落地上加紧进度,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清零成果,致力困难群众越来越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全方位、多维度、高起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份成绩:强本固基,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
走进2004年因生态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市郊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式风格平房,四通八达的平整公路、太阳能路灯和宽阔的文化广场,以及一应俱全的民族小学、敬老院、垃圾填埋场、村汽车站等。笔者了解到,该移民村医保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农牧区养老保险应保尽保;16周岁以下55周岁以上牧民群众还享受到了困难补助和燃料补助。同时,通过综合农贸市场、宾馆等扶贫项目的实施,牧户年户均分红715元,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9422.7元。
对于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来说,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必须“补齐老账、不欠新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改变贫困户的生活状态:全市76.8%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支出,所有农业村及农牧民定居点,特别是16个贫困村公路全部通畅、电网实现全覆盖、饮水指标达到安全标准、全部建有标准化村卫室和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年内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10元,且有安全住房。同时,老城区拆迁改造的重点戏——河滩片区拆迁改造工作完成,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项项惠民政策和扶贫攻坚举措的全面落实:该市为每个贫困高中学生落实国家助学金2000元,为新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村学生提供学费资助;125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57名大中专学生(含职校生)享受“雨露计划”教育补助。建档立卡238户744名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441名16至59周岁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贫困户住院费用基本实现全部报销。扶贫对象低保实现全覆盖……
据了解,格尔木已建立财政刚性投入机制,市级财政每年按20%的增速安排扶贫资金。仅2017年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04万元,同时从国开行贷款26.7亿元,实施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站在了持续巩固提升、夯实全面小康基础的新起点。
一种担当:凝聚合力,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张拉比牙是当地民康村的回族贫困户,在驻格军(警)部队的帮扶下被聘为了林业管护员,目前每月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枸杞地收入和低保金等,已基本实现脱贫。格尔木是典型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双拥共建、扶贫救困是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一种“性格”和担当。近两年来,广大驻格军(警)部队和市属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和张拉比牙一样的贫困户筹集盖房资金、翻种枸杞地,定期支援米面油、常备药品等,并解决就业等生活困难,共谱新时期军民鱼水情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扶贫帮困对于格尔木不仅是一种传统和担当,更是一种政治使命和行动自觉。作为“因路而兴、因湖而起”的青海西部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格尔木就将“扶贫开发”这一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热情接纳来自青海东部、甘肃临夏等地的外来贫困人口,并通过多年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帮困救助等措施,有效解决了10余万外来贫困人员的就业创业、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并助其发展产业、率先脱贫致富,为全省及外省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贡献。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格尔木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政治责任,将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全程领导、指挥、参与脱贫攻坚战役。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完善并规范7个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10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以及精准扶贫联村帮户工作月通报等制度;编制《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制定《脱贫清零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和行业部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健全“1+7+10+3”政策保障体系;实行市委书记和市长第一责任、市级领导联点包片责任、乡镇党政主体责任、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帮扶单位扶持责任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六级责任体系”;建立周一例会制度,按周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强化问责、传导压力、督促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市党政军企、各行各业齐助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援建互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在党政“一把手”的示范带动下,31名市级领导、各单位负责同志和40名驻村干部、140家联村帮户单位及2197名党员下田间、进地头、访农户,检查指导扶贫工作情况、听取基层群众意见、探讨脱贫致富途径,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催生了一批接地气的意见方案、完善了一批实用管用的制度机制,格尔木脱贫攻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措施进一步细化、责任进一步靠实、热情进一步高涨。
……
使命,在奋进中彰显力量;号角,在攻坚时更加嘹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大美青海西部、在魏巍昆仑山下,脱贫攻坚正变为格尔木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共同高唱的一曲“大合唱”,一项项民生愿景正在变成一幅幅幸福实景。
一次探索:产业引领,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以前不爱说话的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贫困户王俊林如今脸上时常挂着微笑。自2016年7月,第一批土鸡蛋卖出后,他家的生活可谓一天一个样。有了自己的“产业”,家里也会经常有人上门“谈生意”,老实巴交的王俊林俨然成了自信、快乐的生意人,现在一年的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
“有固定的产业,收入稳定了,生活也越过越有精气神。”近年来,格尔木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交通优势等,重点推进现代农牧业、民族特色旅游业等扶贫产业,形成了“村有一项特色产业、户有一座种养棚圈、人有一项致富技能”产业扶贫格局。
按照“能人带村、能手带户、企业带动”的思路,探索“N+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技术和市场渠道优势,建立专业大户与贫困户利益捆绑机制,为各行政村特别是16个贫困村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增强“造血”功能。探索“项目+贫困户”模式,发挥扶贫贴息贷款“酵母”作用,引导贫困户灵活自主发展产业。探索“股份+贫困户”模式,将1500万元省级扶贫产业园建设资金投入到格尔木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扶贫产业园”建设,按每年10%的比例为贫困村、贫困户分红。同时,安排565.5万元,助力非贫困村发展产业。探索“就业创业+贫困户”模式,加大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力度,提升贫困人员市场就业创业能力,提高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比重。引导、帮助263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月均实现劳务创收2980元;吸纳190名贫困群众在护林员岗位就业。
如今,产业扶贫,切实让贫困户吃了“定心丸”、给百姓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