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青海按下“快进键”

25.08.2016  19:38

“不 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地 位,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等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这 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年内计划在38个县的535个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安置2万户、7.8万人;投入资金12.87亿元,实施产业到户项目,覆盖 15.8万贫困人口,建设10个扶贫产业园,实施50个村的旅游扶贫项目;安排资金3995万元,实施各类扶贫培训工程……

这是一张令人瞩目的蓝图: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到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

今 年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地位,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建档立卡扶 贫对象为核心,把“输血”和“造血”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等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 坚。

精准识别,找准“穷根”

—— 16万户、52万人,既是青海的“穷家底”,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去年以来,全省组织近3万名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底数和分布状况,通过“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 最后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通过这一套对贫困户把脉问诊的“五看法”和多轮拉网式排查以及数据信息比对,精准识别出16万户、52万贫困人口,并于今 年上半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

“通过精准识别,青海六盘山和藏区两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16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万户、52万人,这既是青海的‘穷家底’,也是‘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据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介绍。

找准贫困户后,干部驻村帮扶及时跟进,架设起精准扶贫的“管道”。去年十月,我省向全省1622个贫困村每村派驻3至5名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 共计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干部7865名,明确10.9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4万户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 “双覆盖”。

“不脱贫不摘钩,没有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队伍不撤、干部不换。”这是一项扶贫制度,更是为贫困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

目前,全省已形成脱贫攻坚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县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行业部 门的行业责任,对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贫困户结对帮扶做到了“全覆盖”。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要明确攻坚责任,任务分解到人,切实抓好政策措 施的落地实施。健全完善联点帮扶工作机制,加强扶贫驻村干部管理,切实发挥其“领路人、带头人、贴心人”的作用。

精准帮扶,找对“药方”

——顶层部署,科学谋划,出台“八个一批”“十个专项”“五项机制”织密“保障网”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全方位构建了“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组合拳”,落实了精准到户、综合施策的政策要求,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定印发了《青海省贫困攻坚绩效办法(试行)》,将脱贫攻坚权重提高到了70%,强化了考核结果运用。印发《青海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及贫困县摘帽实施方案》,明确了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的6项指标。

建立健全了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出台了配套政策,编制实施“十三五”脱贫规划以及各级脱贫规划,作为全省脱贫攻坚战的作战图和路线图。

“俗话说,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穷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要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不能一个方子吃药,必须因地因人制宜。”马丰胜 说:“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 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

与此同时,各地在共性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切合本地实际、具有地方特点的攻坚政策。

刚察县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基础上,每户再补助2.5万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计划贷款2亿元,扶持发展家庭牧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计划贷款8000万元,为贫困村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支持。

杂多县计划筹措整合资金1亿元,成立扶贫开发投资管理公司,将每年收益全部用于扶持贫困家庭;化隆回族自治县出台扶持和激励政策,启动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项目,全力做强拉面经济……

从产业帮扶、教育脱贫到社会救助、民政兜底,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为贫困对象找准了“穷根子”,开对了“药方子”,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我省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

精准造血,走对“路子”

——打响易地搬迁“当头炮”,实施产业扶贫“重头戏”……精准“坐标”里的多样化扶贫

得益于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今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作干村全村127户和大河欠村13户贫困群众迎来了“挪穷窝”的历史性机遇。目前新村住房 主体已经建成,一座座整齐有序的农家庄廓已初见雏形,预计今年年底,这两个贫困村的140户贫困群众将“搬”进新家园,开启“安居”新生活。

走出作干村,走进连绵群山之间、茫茫草原之上,从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再到柴达木盆地,全省39个贫困区县,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发力,向贫困说“不”!切实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脱”更加精准落地,同时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 贫、金融扶贫、教育培训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方面下大功夫,做大文章,以实现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贫困人口脱贫的 年度目标。

截止到目前,全省年度专项“十大工程”陆续启动实施,29个县到户产业项目启动实施,39个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工建设,36个县507个村的 18086户搬迁项目开工建设,16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全部下达到位,各金融扶贫主办银行参与的贫困户信用户评定工作顺利推进,为8.6万户建立了精准 扶贫金融服务档案……

炎炎夏日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诺尔布噶琼民族服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忙碌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准备将一批新的产品订单发往西藏。

这所省级扶贫产业园区的建立,不仅帮助玉树的700余人在当地就业,使她们实现了从牧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同时,扶贫产业园的建立,辐射带动了全市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玉树市贫困人口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基地。

我省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扶贫开发时常“缺钱”“缺能人”“缺技术”。为此我省按照户有产业、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产业园区“三位 一体”的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年度脱贫目标,投入资金12.87亿元,建设10个扶贫产业园,实施50个村的旅游扶贫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力有序开 展。

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我省易地搬迁工程顺利推进,增收致富产业扶贫力量日益强盛,易地搬迁项目全面启动,“一减七免、十覆盖”医疗精 准扶贫措施全面落实,“双百”精准扶贫行动有序推进,15年免费教育启动实施,省级扶贫开发综合信息平台运行在即……脱贫攻坚正由分散式扶贫向集约化、规 模化扶贫转变,由以村为单位扶贫向整个片区扶贫转变,由靠政府扶持向发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

 脱贫攻坚,选对“路子”为先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毛庄乡的奔康利民合作社里,索吉正和十几名藏族妇女娴熟地用羊毛编织着毡帽,她们编织的这些毡帽是前几天西藏的一位客户下 的订单,总共有50顶,要在月底前编织完成。这个班里共有30多名学员,都是女性,大多数人和索吉一样,曾是草原上的牧民,现在走进培训班,学起了手艺。

为帮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就业增收,县里举办的农牧民科技培训班,不收学费,除了手工编织还有藏绣、歌舞、银饰、汽修等多种选择。这 条“路子”让身居草原深处的牧民群众掌握了一门新技术,打破了过去只会放牧的单一劳动局面,也为脱贫的可持续性提供了“造血”功能。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句俗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生活经验所赐,也道出了一条基本的经济社会规律——勤者多得、能者多得,艺不压身。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关键是要如何帮助那些被贫穷压弯了腰的群众立起来,找到脱贫的门路,掌握致富的本领。编织羊毛 毡帽是牧区依托牛羊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一项产业。随着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工、汽修工、家政、理发师等门类众多的技术活到 处都是市场。

我省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农业区和牧业区,政府部门和扶贫干部要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开阔贫困农牧民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这样才能因地制宜,依托特色,搞好产业化,贫困地区群众共同致富才有奔头。

曲麻莱:给钱给物不如派个师傅

“通过县里提供的免费学习平台,我接受了四个多月的理发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掌握了美发的初级技能,以后打算自己在县城开一家理发店。”7月28 日,记者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精准扶贫牧民城镇化技能服务中心的牧民免费理发服务中心看到,来自该县秋智乡格麻村的贫困牧民代夏,经过几个月的专业培 训后已经进入实训阶段。

横跨长江和黄河源头地区的曲麻莱县属于纯牧业县,这里产业结构单一,除了放牧,贫困群众普遍缺乏其他的技能。根据这一实际,全县推出了“一技三 得”的培训理念,请来内地知名培训师给学员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技能培训指导,针对性地开展了汽修、烹饪、民族舞蹈、藏族手工艺品等技能的免费培训。不仅如 此,还把能讲普通话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输送到西宁、兰州、西安、拉萨等城市接受培训并实现就业。

“通过建设曲麻莱县精准扶贫牧民城镇化技能服务中心,让建档立卡的贫困牧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由过去单一劳动力向多元技能型转变,以全县19个 贫困村一村一技一户一能的服务理念,计划在19个村新建19个技能服务平台。”据该中心负责人尕松公保介绍,中心已经培训民间艺人30名、藏式婚礼主持人 11名、藏刀手工艺加工艺人30名、民族服饰加工20名,大多数学员学成后都实现了稳定就业,目前正在培训127名美发学员。

研制、切割、剪裁、串珠……走进位于县城黄河源广场的康多诺则藏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几十名来自草原深处的牧民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在认真学习各类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技能,一旁的陈列室里摆满了藏毯、藏装、金银器、藏背包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随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公司承担起了 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的任务,已经接受培训的有30人,目前还打算招收60人,因所有手工艺品都出自纯手工,市场上销路和价格都比较好,增收带动效益也在 逐渐凸显。”公司负责人索南扎西说。

“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我不得不放弃了去外面学习的机会,现在通过县上开展的技能培训我又重新走上了学习的道路,每个月还能领到生活费,现 在我们牧民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希望学成以后能改变自己的贫困现状,走上致富的道路。”得益于全县开展的精准扶贫技能服务培训项目。来自巴干乡团结村的 才仁跟着专业老师学起了藏饰服装的加工制作,成为了一名学习制作藏饰服装的学生。

“以前,曲麻莱县牧民群众除了会放牧,再没有其他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全县在19个贫困村以合作社形式建设扶贫牧场,针对草场流转出去后从 畜牧业中解放出来的牧民群众实施技能培训和易地搬迁项目,尊重牧民各自的意愿,选择恰当的专业,发展后续产业和第二技能,计划每年培训400人次,争取在 五年内培训2000人次,以此增强贫苦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输血为造血,为2019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县委书记董晋林告诉记者。 (孙海玲)

 

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 (第19号)
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   西宁红十字会
关于晋升王海涛同志职级的通知
青红党组〔2020〕16号   青红党组〔2020红十字会
省红十字会社会捐赠信息公开透明指数在全国32家省级红会中排名第一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反馈信息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