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诗歌写作主体大众化”的催化剂?

02.07.2015  10:47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中,相继有多件与“诗歌”二字有关的热门事件发生。从海子纪念日引发“刷屏”悼念,到以余秀华为代表的一批“草根诗人”走红、受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自媒体等新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发了诗歌界及读者对“自媒体时代诗歌新生态”这一议题的关注。

  创作:来自草根阶层的民歌曾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

  在文学创作的相关话题中,一直存在着学院精英派与民间草根派的讨论,诗歌作为其中的重要体裁也不例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表示,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诗历来分为“”、“”两类,作者的身份相应有“人民”和“文人”之分。但现代以来,来自草根阶层的民歌其实一直处在被压抑的状态。

  半年多来,“草根诗人”的频繁出现,似乎使得这种局面开始“破冰”。不过,分析他们的作品,诗人张杭表示,其中70%的诗人是好的,余秀华属于中等偏上,而70%的诗人中也不是每首作品都好。在谈到余秀华作品的时候,张清华则认为,从重要性上它比一个专业性更好的诗人的作品重要一些,“但拿她来和大解、欧阳江河、西川比肯定没这必要”。

  一直以来,大众对诗歌的“圈子化”“精英化”的质疑是明显存在的。不少颇受欢迎的诗歌,似乎并不为主流诗坛推崇,汪国真的作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去世之后,有关其诗歌的争议仍然存在。诗人霍俊明也指出,过去不仅是纸媒传播,之前以诗歌网站、博客为媒介的电子化传播大多也仍局限于诗人和专业读者内部。

  在诗人龚学敏看来,虽然“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分法不尽科学,但基本所有的艺术都应该是由精英们推向巅峰,只是“自媒体的普及,让诗歌变得更容易传播,写作主体趋于大众化了”。

  自媒体:“诗歌写作主体大众化”的催化剂?

  诚如龚学敏所说,网络媒体乃至自媒体的兴起,给来自民间的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原本有些“圈子化”的诗歌主体的拓展。这个趋势在过去的半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余秀华等一批草根诗人的作品,很多都经历过在网上发表、“刷屏”的过程,并迅速传播开来。

  诗人翟永明较早注意到这一现象。她表示,在出版社越来越不愿意出版诗歌的背景下,先锋诗歌的传播渠道从纸媒转向了网络,“可以这么说,当代诗歌是最早进入‘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形式,借助于新的科技手段,试图传递出浮燥生活之上的澄明和诗意”。

  联系起上述问题,霍俊明认为,而在自媒体愈发兴盛的背景之下,订阅量较大的一些诗歌微信公众号,其制作者并非专业诗人或诗歌从业者,而是多由普通人参与完成。在这个情况下,大众挣脱了美学上、思想上和文学史意义上的条框,从忠实自身阅读感受出发,以订阅和转发作为“投票”方式,选出了那些最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诗作。

  所以,霍俊明表示,一些较富浪漫主义色调、抒情性强的诗歌反而更容易被大众广泛转发与阅读;以往精英的、学院的、知识化的“诗人之诗”,现在只是自媒体平台诗歌传播的一部分,“自媒体对‘诗歌大众化’没有本质的决定效果,但确实对新诗的传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诗歌的大众化’永远是相对的”。

  “我们需要通过自媒体的平台走近诗歌,也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诗歌传播环境,让更多的人读到更多的好诗,让‘诗人的诗’和‘大众的诗’相互补充。”霍俊明称。(上官云)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