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带来致富新变化——香盛村教育实践活动见闻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村的村干部一颗颗散了的心又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通过建畜棚、文化广场、建设通村硬化路,切实让我们看到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近日,当记者一行在都兰县香日德镇人大主席、驻村帮扶干部马宏带领下走进香盛村,每当说起村里新变化、未来发展问题时,留着大把胡须的回族老人,身强力壮的中年人个个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图为驻村干部同香日德镇驻村干部一起看望慰问瘫痪在床的特困村民、脑溢血患者。他一家5口人,母亲今年86岁,妻子患重度白内障,儿媳为三级肢体残疾,二儿子去年患肺癌去世,全靠倒插门的大儿子每年接济一些面粉、零花钱度日,生活十分困难。尉书彬摄
香盛村是十多年前由青海湟中县李家山、恰罗、多巴村整体搬迁来的移民村,全村359户,1328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五个民族组成,回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0%,人均耕地面积4.5亩。由于村民、干部来自不同乡镇、民族,遇事推诿扯皮,工作协调配合不力,近几年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项目没有人抓,“党政军企共建”、危旧房改造、畜棚建设等许多惠民政策享受不上,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发展良机。举目远望,村庄显得有些萧条,破旧的土坯房、随意堆放的柴草垛、破旧的土院墙七零八落。全村没有一座养殖、蔬菜温棚、一条像样的道路、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村民增收致富步伐缓慢。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4230元, 60%的村民仍然住在阴暗破旧的土坯房里,29名残疾人、107户村民时至今日没有脱贫。在香日德镇23个村社中成了残疾、贫困群众最多、农业基础设施最薄弱、村容村貌最差、人均收入最低、群众意见最多的贫困村。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由于担心害怕挨整,今年3月初的一天,香盛村党支部、村委会、纪监委三委领导班子成员,便集体向镇党委递交了辞呈。
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村、一名困难群众掉队,这是都兰县香日德镇党委的共同要求!
纵然就是一团散沙,我们也要凭借坚强的意志把一颗颗散了的心重新凝聚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让村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这是省、州、镇驻村工作队每个干部面对困难发出的共同誓言!
为此,镇驻村工作组成员,抓住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坚持在提高香盛村三委成员、党员党性宗旨意识上做文章,针对春耕备播时间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周时间集中学,平时每天晚饭后学习1小时,每周1堂党课的办法,组织党员、村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央、省、州领导讲话和有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查找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通过开展“入党为什么”和“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使党员群众深刻的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改“四风”、树新风的重大意义。
邻近的小夏滩村人均收入8000元、托海村超过10000元,与他们相比,全村人均土地占有量、其它环境条件基本相同,最大的差距,就是村干部宗旨服务意识薄弱,没有把心思全部放在谋发展、促发展上,全局观念、一心为民的服务意识不强,三委班子成员相互配合不力,工作得过且过,作风漂浮、过多考虑个人、小集团利益,说到底就是“四风”问题在作祟。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的是党支部。作为党员、村三委班子成员只有真正在思想上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道理,心里才能时刻不忘全村群众,主动抛弃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只有握紧拳头变分力为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抓项目、扬长避短调结构、集思广益促发展,才能真心实意为民谋福利让村民得实惠,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通过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了团结提高了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意识,激发了党支部的战斗力。村妇联主任张生秀告诉记者,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前,看到村民脱贫难度大、群众意见多,她通过为保险公司推销保险业务去年挣了两三万元,因担心自己经济收入受影响,加上畏难情绪的影响也想撂挑子。通过学习使她认识到,作为村干部哪怕就是少做几单业务也要为群众服务好,一改过去坐等群众来家里办事的不良作风,积极主动上门为妇女群众服务,工作干在前面,苦吃在前面,只有这样说话才有感召力。村监委会主任韩福邦说,党员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经常主动对照党章要求找差距,大事讲团结小事讲风格,争做团结的模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模范。今年他计划试种菊芋,通过积累经验为村民趟出一条增致富的新路子。
为改变帮助香盛村尽快贫困落后的面貌,让村民过上富裕幸福新生活,马宏一次又一次专程赶赴都兰县找书记、找县长,到县农牧、发改、城乡建设交通局等领导,为香盛村争取资金、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目前,长8公里的硬化通村公路项目、投资10万元的香盛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年内就能开工建设;为优化该村产业结构,县委、县政府各支持10万元,计划建设一座占地面积40亩,由24个温棚组成的牛羊标准化特色养殖小区。目前,土地平整等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施工。按照产业发展计划,香盛村今年将种植玉米青储饲料1500亩,该作物具有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好的特点,以去年市场价格、按亩产2吨计算,每亩经济收入近7000元,与种植小麦、青稞每亩800元相比,产值增加近8倍。流转土地260亩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种植枸杞360亩,通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随着一个又一个建设项目相继落户香盛村,不但提高了香盛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效地激活了村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回族村民王发吉,多年以前就想创办一个畜牧养殖合作社,那时他连营业执照都办好了,终因贷款难自己的钱又不够致使计划流产,看到村干部作风变了,县上扶持力度又大,利用村里即将修建的牛羊养殖基地,计划投资4万元,以投资入股按股分红的形式创办畜牧业养殖合作社,通过牛羊育肥养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报名参加的村民已经超过30户。
“人心齐,泰山移”,有思路就会有出路。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香盛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毕竟已经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只要村民积极发扬“都兰赶超”精神,围绕市场需求变化调结构,齐心协力抓项目,香盛村的腾飞就不再是梦。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中,香盛村“三委”班子成员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经常开展送温暖活动。(作者:尉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