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互联网时代脱贫致富“电子天路” ——我省推进精准扶贫工程系列报道之七
诺木洪枸杞、青海老酸奶、昆仑雪菊、青稞奶茶……打开淘宝、天猫、国美、1号店网上超市等知名网站,便能看到上千件带着“青海造”标记的产品,被列在热门青海特产的销售行列中,“青海味道”网上飘香,青海扶贫攻坚也由此打开了“电商扶贫”这样一条全新路径,有农牧民也将这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称为脱贫致富的“电子天路”。
从“养在深闺人不知”到名扬四海,宣传了产品,拓宽了销路,增加了收入……触网销售,让我省更多守着特色资源的农牧民群众打开了“谋福梦”的思路,为草原深处、大山里面的他们进入市场带来了宝贵机会。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对接,是新时期下提升人们进入市场的能力,实施精准扶贫的新举措。”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介绍,今年我省把电商扶贫列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有上网技术条件、有产业开发基础、有村站点、有物流条件、有积极性的20个贫困村,选择2—3家有成熟网络网点、固定消费群体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点,丰富精准扶贫的方式和载体,拓展精准扶贫领域,为精准扶贫提质增效注入新的活力。
“自从开通线上销售模式后,每天都是旺季,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每日销售额平均能达到上万元。”淘宝网页面青海特产区“呼呼果果商城”的负责人艾阳告诉记者,以前单一的线下销售只有诺木洪枸杞这一种产品,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开通,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公司又研发了枸杞的系列产品,目前情况来看,公司效益明显提升,在宣传大美青海特色产品的同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效益也明显增强。
架起“电子天路”,打开思路,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新机遇。如今,我省像艾阳这样通过电商扶贫培训,成功带动贫困群众开网店销售特产的网上门店越来越多。
贫困地区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创新举措来抓,不断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利用电子商务打破时空局限,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我省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狭小、需求不振、资源贫乏、相对低迷和价值低估等瓶颈,促进了电子商务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与特色富民产业融合发展,把营销产品种类延伸到果蔬、手工艺等特色产品领域,把优质的特色产品销向全国各地,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产品优势,不断丰富产品内容、拓宽营销范围。”
据介绍,下一步,我省将通过加强规划指导,采取特惠政策支持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建档贫困村和贫困户完善和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和平台,接入并形成持续通畅的电子商务交易通道,将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到网络终端市场,提升贫困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的能力素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发展并扩大贫困地区产业,促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以当地农户为依托,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领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开辟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帮助拓宽群众特色产品销售渠道,转变发展观念,通过电商转化,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处长马俐介说。
这是一条神奇的电子天路,这条天路正在延伸拓宽。
围绕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物流配送机制,我省将选择共和、湟中、互助、祁连4个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质量保障体系及标准化建设,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等四个方面示范工作重点。依托该平台,促进更多农村就业者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同时也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实现产销信息有效对接,努力帮助农民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市场意识、拓宽销售渠道,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