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致富 ——蓬勃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08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正式提出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我省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从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入手,优化重组牲畜、草场等资源要素,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新格局。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谱写了蓝天白云下青海草原生态保护的新乐章。
草地生态理念深入牧民心中
几年前的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天然草场超载严重,草场植被逐年退化,牧民生活陷入贫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后,经过五年的努力,草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合作社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采取划区轮牧、分群饲养、种草养畜等多种方法,严格兑现奖罚,使牧民保护和管理草场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在县长更智才让心里,如果没有生态环境的改善,现代生态畜牧业就是一句空话。“现在,整个泽库县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都转变了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从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转变。全县以整合各村资源为主要措施,在全县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独特的管理运行模式为基础,全面实施合作社牲畜冬季标准化养殖基地半舍饲养殖,夏季在天然草场按牲畜分群进行划区轮牧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了生态受保护,牧民经济得增长的‘双赢’目标。”
“村里的草场整合起来,实现统一经营,就能让过载放牧的草原实现草畜平衡或者休牧,这样,草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红旗村合作社理事长旦争才仁说。
红旗村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草场、牲畜入股的方式,整合草场6.87万多公顷、牲畜7835头只,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实现了草场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草场载畜压力大大降低。
过去由于经营方式粗放,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草场出现退化趋势。自2013年底乡里成立合作社以来,县、乡政府就积极探索划区轮牧。各个合作社将草场划分为当年生草场、改良多年生草场,冷、暖季草场等不同的功能区,实行分群分级轮牧。通过合理载畜,达到草畜平衡,整合的草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有了显著提高。
天峻县新源镇梅陇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我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最早取得成功的地方,当地牧民们探索出的“梅陇模式”已成为全省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样板。合作社根据草场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和载畜量将冬春季、秋季、夏季草场进行了科学调整,对放牧制度进行优化,实行划区轮牧,进一步提高了草地资源科学利用水平,草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天峻县新源镇镇长王生斌介绍,“梅陇村草场经过恢复后,经过计算,2014年冬春草场可食鲜草产草量比2008年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42.7%和8%;秋季草场可食鲜草产草量比2008年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35%和7%;夏季草场可食鲜草产草量比2008年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8%和0.6%。”
自全省提出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至今,8年时间里,青海牧区草原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眼中,草地生态畜牧业这种探索,是青海深化牧区改革,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成果。“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草场、牲畜入股的方式,整合草场和牲畜,转变了以往一家一户粗放的放牧方式,划区轮牧,解决了草原牧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人、草、畜’三者之间的矛盾,遏制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青海牧区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拓展二、三产业增收空间
阿旦村位于同仁县瓜什则乡,每到草绿时节,这片牧场便呈现出迷人的风光。这里寒冷温润的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和牛羊繁衍生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牛羊的不断增加非但没有给牧民们带来期盼中的富裕日子,过度放牧还给这片草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借着全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东风,2010年,阿旦村组建了瓜什则绿源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牦牛规模养殖、仔畜繁育、良种推广。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母牛180头,牛奶一年中最佳产量期有150多天,每天产奶量达270多公斤,按每公斤10元计算,年收入就达40万元,还有牛犊的销售收入、育肥牛羊的销售收入。和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富裕多了。”合作社理事长仁增多杰高兴地算着账。
合作社所生产的牦牛奶、奶制品及风干牦牛肉等产品,也已打开了市场销路。通过订单生产进超市和社区的0.5吨风干牦牛肉、0.75万公斤牦牛酸奶,获纯利润20万元。
梅陇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争取的国家项目扶持资金及畜牧业收入中的10%作为发展资金,每年召开两次社员代表大会,商议发展资金的用途,并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实施。由社员民主推选出31户在牲畜管理等方面有特长的为合作社放牧员,按劳付酬,剩余39户在县城内外从事洗车行、出租车、畜产品销售等。
“2009年,我在合作社分红近1万元,2013年和2014年,分红都过了4万多元,2015年,牛羊肉的价格下降,分红少一些,但也分了近3万元。我们都认为合作社今后发展会越来越好。”梅陇村牧民西合加说。
合作社开辟多元增收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
“2014年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人均收入达到19215元,比2008年合作社成立初期增加了14592元,增长315%,实现了收入翻番。去年因为受畜产品市场的冲击,致使牛羊肉价格下降,合作社牧民人均纯收入15830元,仍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目前,合作社投资145万元建成扶贫洗车行;投资319万元在县城繁华地段购置商业用房两处,从事经营及合作社产品展示,一方面壮大合作社集体资产,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天峻县畜牧水利局副局长罗知尖参说。
在尖扎县措周乡俄什加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几名妇女正在用原始的方法烧制土烧馍。不借助任何铁容器,先把白土烤热再把擀好的饼子放进去,铺上一层纸,上面再盖上白土,大约焐1个小时,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香气扑鼻的土烧馍就上桌了。
这种环保又美味的土烧馍,过去只偶尔在牧民的家中品尝得到,现在,借助合作社的平台,已销往我省许多地区和甘肃、四川等地。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立,使牧民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打破了以往以家庭为主的‘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像梅陇合作社和瓜什则绿源合作社一样,全省的多个合作社通过兴办加工场、洗车行、哈达厂、停车场、酒店等,发展二、三产业,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了牧民单纯依靠传统畜牧业增收的方式,形成了多元增收的格局,使牧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草原生态不断优化。”省农牧厅畜牧处处长王会林说。
产销联结,加快品牌建设
为使牧民的有机牛羊肉通过企业走入了市场,2015年,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兴海县收购屠宰有机牛羊肉各100吨。现在,兴海县的有机牛羊肉已经初步得到了市场认可,牧民的有机牛羊肉也卖到了比市场价高2-3元的价格。
在兴海县,兴海楠迦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生产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所产的有机肥除了满足本省的需求外,还远销广东、天津、上海等地。
共和县依托畜产品无公害、无污染的优势,发挥正在注册的环湖牦牛、青海加什科羊、藏系羊地理标志及可可西里、香三江、青海湖、金哈达、青藏有机等地方知名品牌,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直供直销,建立了产品追溯体系和联网物流,做大做强了畜产品加工。
2016年3月,海北藏族自治州通过山东援建平台,在济南成功举办了海北藏系牛羊肉山东推介会。推介会后,海北州9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上万只藏羊、上千头牦牛进入了山东消费市场。
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认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和积极引导,“在全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中,政府优化招商引资、投资融资平台,建立企业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利益联结相挂勾的扶持机制,对利益联结紧密的企业优先给予产业化扶持资金。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了‘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强省内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联合建立股份制牧场,稳固利益联结关系,形成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长杨英介绍,通过“龙头企业+牧民合作组织+基地”模式,果洛州依托农业部颁发的“果洛大黄”|“甘德牦牛”等五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坚持有机、高端方向,加快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
果洛部分合作社联合雪域珍宝、雪域格桑花和玛尔洛等州级乳制品企业,通过实行“一次性入股、产销联营、长期受益、固定分红”的模式,依托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牦牛奶源基地,建成8个鲜奶收购站,加强了产销联结。同时,不断提高牧户自养牲畜的商品率,以现有的10个牛羊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实施高原有机牦牛藏羊肉产业工程。
记者从省农牧厅了解,今年我省已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建立“试验区”生态畜牧业专项建设基金,重点扶持10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开展能力提升,10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47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探索建立草畜联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