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提供有力舆论支撑——全省新闻舆论战线工作成效综述

23.11.2016  10:06

  “习总书记提出48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就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已经成为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准则和追求目标。”全省新闻舆论工作者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形成共识,“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一段时间以来,全省新闻舆论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升温,不断深入。

  党的十八以来,全省新闻战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在创新中奏响正面宣传最强音,激发起全省58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传播青海“好声音”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全省新闻舆论战线迅速掀起学习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座谈交流不同形式的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髓,同时开设专栏、专版,集中报道全省新闻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刊发(播)在省内主流媒体重要版面和时段,做到了报道力度不减、热度不降。

  青海日报连续在一版推出《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加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等多篇评论文章,以鲜明的立场、通俗的语言全面解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解读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

  青海广播电视台旗下青海卫视、青海新闻综合广播等频道,围绕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推出了多个系列报道,报道了我省新闻舆论战线的讨论心得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职尽责,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鲜明的党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就要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发展鼓劲,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好声音。“今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青海日报社经济新闻部记者张海虎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今年以来,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西宁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67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等主题,推出了一大批重点新闻报道,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撑。

   坚持改进创新推动融合发展

  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已给出明确路径。

  创新力决定传播力。今年1月1日,伴着油墨的清香,《青海日报》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经过十个多月的改版扩版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新闻版为主、专刊有力补充延伸的版面格局,使青海日报从新闻有速度、思想有高度、报道有深度、宣传有温度,党报的权威性、思想性、责任性和服务性等方面得以凸显,社会反响良好。同时,青海日报社将2016年确定为“报网融合年”,加速推动新媒体建设,成功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启动“两微一端”;率先开通首条网上丝绸之路;率先引入“云服务”;率先引入首个掌上直播;率先试水微电影、宣传;率先建成省内首个双语客户端。

  “在连续60周的新闻排行榜里,西宁晚报微信公众号一直名列青藏第一、西北第二,最高一条的阅读量近90万。”西宁晚报社社长王总宏介绍说,西宁晚报社目前已建立起运行良好的部室之间与新媒体的联动机制,确立了新媒体优先的发展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报社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创出一张报纸除了纸媒,还有晚报手机客户端、晚报微信公众号、晚报官方微博、晚报数字报、晚报阅报栏5种读法的全媒体传播模式,拥有很大的新媒体粉丝群体,打造了西宁晚报全媒体传播矩阵。

  为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起来,达到与受众特别是广大网友的良好互动,今年5月6日,青海藏语网络广播电视台“金格桑”移动客户端正式开通。藏语“金格桑”移动客户端能够及时为用户推送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等新闻、信息服务,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收听收看我台藏语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点播节目,以及丰富的影视、娱乐内容,享受气象、交通等特色服务。

  实践证明,创新是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各新闻媒体的创新实践正逐渐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凝聚起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的强大正能量。

   深入基层“走转改”

  贴近群众接地气

  如何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闻舆论战线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同时,坚持把笔头、镜头和话筒面向基层群众、对准工作一线,将重要版面、栏目交给群众和基层。

  “只有用真情讲好老百姓的故事,让老百姓爱听爱看我们每天所做的报道,我们才能真正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今年8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省新闻学会组织举办了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来自省垣各新闻单位的31名演讲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

  基层就是新闻媒体朴素坚实的根,基层群众就是记者采访活水不断的源。一直以来《西海都市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紧紧围绕民生热点,百姓关切,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突出都市报服务品牌,深入“三贴近”,强化“走转改”。在西宁市5个社区先后开展5次社区广场舞大赛,在海湖体育场举办彩色跑健身活动提高了活动办报,开门办报的能力。西海公益、记者跑腿、96369热线、社区邻里等为百姓民生量身打造的栏目进一步发挥优势,为百姓解难,替政府分忧,不仅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也进一步强化了都市报联系政府和百姓的桥梁纽带作用。

  “所有受欢迎、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大多来自基层,因为这些鲜活的新闻作品记录着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并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一种长期坚守的理念、一份永远肩负的责任。”奔走在新闻一线已有13年时间的西宁市广播电视台《夏都新闻联播》记者李嘉红说。

  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今天,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依然在路上,用忠诚、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履行着新闻與论职责使命,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践行着新闻理想,向着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目标砥砺前行。(魏爽)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