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艺术家聚杭话昆曲传承 盼思接传统融合当下
中新网杭州4月2日电 (记者 施佳秀) “我们当时从杭州出发到北京去,全部坐硬板凳,有条规定,我们小学员每人带一条草席,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师们睡在凳子上,学生们带着席子睡在凳子底下。”在浙昆“世”字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世铮看来,《十五贯》能够取得成功,是靠浙昆一直以来的艰苦奋斗换来的,而这种精神在现代不能丢失。
六十年前,浙江昆剧团(以下简称“浙昆”)经过整理、改编、排演了传统剧《十五贯》,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赞扬,他称该剧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
六十年后,4月1日晚,来自浙沪苏三地的艺术家们齐聚演出《十五贯》,深厚的表演功底,震撼人心的唱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4月2日,他们再次聚在一起探讨现代昆曲的传承。
“昨天观众这么激动,(因为)他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跟戏)给结合起来了,那几句唱到人心里去了。”著名戏剧评论家、国家一级编剧顾天高认为,《十五贯》的当代艺术在于它写出了人性的弱点和伟大,剧情里面的“翻案”其实就是在保卫人权,而这些是现在的老百姓同样关注的。
一直以来,传统艺术,在新兴产品的冲击下,被冷落现象突出。
“(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刻,(当时)4楼是电影院,6楼是剧场,戏校说让我们去捧场看戏,这个戏特别精彩,竟然没人来看,当时(我)还不太懂,为什么没人来看。”上海昆剧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回忆道。
“《十五贯》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在浙昆“世”字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世瑶看来,要受到现今观众的欢迎,首先要挖掘本剧团中优秀传统的好剧目,尤其对现在有教育意义的,“创作过程中最归根的一点要出新,不能固步自封。”
“昆剧(应该)不断地在新的时代拿出新的惊世之作,保持传统戏剧的当代意识,使我们(昆剧的)生命保持青春的活力。”顾天高也说。
计镇华认为,《十五贯》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在于它继承了昆曲的传统,“每个剧团都争演《十五贯》,(因为)它有传统的东西,说明它有生命力。”
“《十五贯》是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昆曲有许多剧目要整理改革,民族财富要挖掘继承,不可埋没。”张世铮也说道。
在这些老艺术家看来,未来剧团要想发展壮大,不仅在传统和出新上下功夫,还要保持一种艰苦朴素的精神。
“《十五贯》为什么能够成功,是靠艰苦奋斗取得的。”张世铮形容道,“当时艰苦到什么程度?(这出戏)我们20天的时间就是在石板地上排出来的,(《十五贯》没有成功之前)剧团是靠借债度日,就像油葫芦一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靠借债)维持浙昆的生计。”
“我们在做一些尝试,一些经典的曲目融入现代的元素,包括现代生活理念。”浙江昆剧团团长周鸣岐说,戏曲讲述的方式也要改变,让年轻的观众进来,就要加快演出节奏,并且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