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步底特律后尘面临破产 已成“垃圾城市”
忘记芝加哥曾代代相传的美名吧——风之城(Windy City)、巨肩之城(City of Big Shoulders)、劳动之城(the City that Works)。这一流光溢彩、拥有270万人口的大都市,现在沦落到与底特律为伍,已然是“垃圾城市”了。
当地时间5月12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调芝加哥债务评级为“垃圾”级,凸显这座城市的财政危机正在恶化,即使与坐落在芝城以东280英里(约合451公里)开外的底特律相比,也不遑多让。
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为首,芝加哥的强硬支持者们竭力驳斥上述论断。他们用人口增长、财富500强公司支持下的多元化经济、活跃的城郊社区,以及旅游业的繁荣等理由,为芝加哥强撑门面。
原因其实很多,当地时间5月13日,彭博社列举五大理由,说明芝加哥近似底特律——以某些尺度衡量,甚至更糟。换言之,正如伊利诺伊州共和党州长罗纳(Bruce Rauner)上个月总结的,“芝加哥深陷泥潭”。
大得让人心慌的数字:芝加哥四大养老基金的未备资金负债(unfunded liability)高达200亿美元,且正持续增长,平摊到每个城市居民头上为大约7400美元。底特律人口约是芝加哥的四分之一,为68.9万人,养老基金缺口约为35亿美元,每位居民需要负担5100美元。2014年1月,晨星市政信用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美25个最大城市和波多黎各(加勒比岛国,拥有美国联邦领土地位)的测评中,芝加哥的人均养老金负债最高。
帮倒忙的法院:2013年7月,当底特律根据破产法第9章提出破产申请,联邦破产法官运用他的权力,下令所有人——无论是纳税人、雇员,还是债券持有人和债主,必须共同承担损失,以度过危机。不过,今年5月8日,伊利诺伊州高等法院作出裁决,称该州正在重组养老体系,因此不能减少养老金福利。
这一裁决向芝加哥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得触碰这一福利削减的红线。当底特律的法官作出得力裁决时,伊利诺伊州法官却把事情推给选举上台的官员,让他们自己去清理他们决策造成的一团乱麻。
政治瘫痪: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和保险金预警后,底特律无奈宣告破产;然而,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眼睁睁看着这列破旧的火车呼哧带喘地开过,芝加哥的政客们却不闻不问。在此期间,他们避开了养老金支付问题,对财务受损情况也甚少关注。根据城市联合会(Civic Federation)追踪的城市财政数据,在2002年开始的10年间,芝加哥大举借债,公债借款增加了84%。这使每个芝加哥居民负担的债务增加了1300美元。
在密歇根州,为了避免出现底特律似的危机时政府手忙脚乱,州长斯奈德(Rick Snyder)未雨绸缪。他寻求在该州立法,给予危机管理者某种实施财政“戒严法”的特权。可是在芝加哥,全无引入类似法律的政治压力。更有甚者,就连州长罗纳的一项关于自治市可不经州政府批准申请破产保护的提案,也在伊州的立法机构睡大觉,搁得快发霉了。
没有救助计划:底特律的破产申请允许其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减少养老金和削减债权人利益,底特律甩掉了70亿美元的债务包袱。然而,伊利诺伊州养老金未备资金负债为1110亿美元,在全美排名末尾。州长罗纳上周在芝加哥市政厅,DuangDuang地发出惊人之语:芝加哥不会从州政府得到救助。
抵死不认:在连续数年拒绝之后,底特律的官员终于勉强同意进行改革大手术。而在芝加哥,起码是现在,市长伊曼纽尔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尽管伊州高等法院拒绝了养老金改革法,但这不适用于芝加哥。
在5月8日州高院下达裁决后,他发表声明,称“改革不会因为今天的裁决受到影响,因为我们深信我们的计划从根本上保留和保护了工人的养老金,完全符合州宪法的规定。”
穆迪显然不这么看。仅仅过了4天之后,穆迪把芝加哥归为“垃圾”级。穆迪在报告中写道,“按照我们的观点,伊利诺伊州高等法院5月8日的裁决,增加了芝加哥市政债券和劳工养老金计划所依据的相关法令被推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