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恢复 牧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我省综合施策草原生态保护成效凸显(下)

13.06.2017  12:05

  长期以来,我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通过农牧部门多策并举,扎实推进,全省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好转趋势,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多年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草原载畜压力指数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恢复

  据省草原总站连年监测:通过认真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全省草原植被盖度和草产量明显提高。草原植被盖度由2010年的50.17%提高到2015年的53.58%;产草量从2010年的每亩159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170公斤。草原植被盖度保持稳定及趋于好转的草原面积占86.85 %。核减牲畜570万羊单位,牲畜超载率由2010年的35.79%下降到3.74%,总体实现草畜平衡,尤其是2012年由于大幅减畜,降雨量充足,效果较为明显。

  依据退牧还草工程监测:2011-2015年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外盖度和鲜草产量对比明显,增幅分别为7.86%和每亩57公斤,工程效益明显。根据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评估和监测资料,三江源地区工程区内草原植被盖度由2011年74.2%提高到2015年的77%,鲜草产量每亩由175.06公斤增加到217.32公斤,每亩增加42.30公斤。

  根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年度草地监测项目》的5年监测结果:青海湖流域草地盖度由2011年的55%提升至68%,每亩鲜草产量由196.07公斤增加为207.58公斤。

  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从最高时的1.43亿亩下降到2015年的8542万亩,下降了67%,危害面积大幅下降。大多数地区草地鼠虫害由重度危害转为中度或轻度危害,危害程度下降,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多年草原保护建设不仅恢复了草原植被和生产力,而且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生态退化得到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据监测: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三江源头千湖奇观再现。青海湖水位9年上升。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的实施,使牧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2016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64元,比2010年增加3862.68元,增长124.3%。其中:人均生态补奖收入3017元(第一轮草原补奖年人均为2588元)。全省牧区11.3万户享受游牧民定居政策,53万多牧民定居在县城、集镇(乡),形成173个定居社区。近6万多户牧民在游牧活动中使用上了草原新帐篷,对天然草原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同时,增进了藏区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全省在核减570万羊单位超载牲畜的基础上,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畜牧业产量大幅增加。2016年全省牛、羊分别存栏553.05万头、1416.45万只。牛羊出栏率分别比2010年提高5.1和10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牛羊肉总产达到30.24万吨,比2010年增加9.46万吨,其中向省外销售6万多吨。

   保护草原生态依然任重道远

  虽然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但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治理率尚未达到退化面积的30%,必须扩大范围,长期坚持,方能实现“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的最终目标。

  目前,全省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全省0.316亿公顷草原实行了禁牧和草畜平衡,享受政策补助,但近0.067亿公顷草原未纳入补奖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草原资源和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巩固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任务依然艰巨。再加上牧区产业结构单一,受各种条件制约,第二产业发展空间小,第三产业比重小,后续产业的发展困难。同时牧区组织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合作社组织运作水平不高。

  全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必须继续实施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和政策。通过统筹谋划草原保护建设,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和草原区域治理体系。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草原休养生息和永续利用。围绕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流域等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依据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推进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绿色发展,还须实施财政、投融资、技术创新、草原基础设施配套等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草畜联动的生态产业。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突出发展有机、绿色、无污染畜产品,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以草牧业试点为抓手,统筹推进草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坚持用科学技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强化人工种草、草畜配套、草地改良、草原灾害综合防控,推进东西联动、农牧结合,循环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建立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同时,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保护制度、草原监测预警制度、草原科学利用制度、草原监管制度。并严格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四挂钩”绩效考评制度,强化绩效管理;建立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成效与政府目标考核挂钩绩效考核机制,分解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退化草原治理率两项指标,健全生态考核体系;建立管护员履职与草原生态管护效果挂钩的长效管护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层级考核;探索建立草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的奖励机制,加强科技攻关,推广实用技术,提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水平。

  通过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力度,强化农牧民转产专业培训,提升农牧民素质,引导和鼓励牧民到城镇居住,从事非农产业,促进多领域就业,提高转产收入。广泛普及草原科技知识,落实《草原法》,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草原征用占用审批监督,严格控制草原非牧使用,依法查处草原违法案件,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建设好草原生态屏障。(罗连军)